时间: 2025-04-26 09:4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4:56
含情脉脉常凝睇。
银烛畔残妆慵理。
憔悴可怜侬,挥手休提起。
墙阴一带伤心地。
花落去坠欢难记。
秋雨又秋风,谙尽愁滋味。
常常含情脉脉地凝视着。
在银烛旁,残妆懒得再整理。
我憔悴得可怜,挥手不想再提起。
墙阴处是一片伤心的地方。
花已凋落,快乐的记忆难以寻觅。
秋雨又秋风,已彻底领会了愁苦的滋味。
高燮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出身于士人家庭,曾任职于官场。其诗风细腻、情感真挚,擅长描绘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思考。高燮的作品多围绕离愁别绪,表现出细致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
《海棠春 再题秋棠图》创作于高燮的晚年,时值秋季,他在一幅描绘秋天海棠的画作前,感受到自然界的凋零与心中的惆怅,因而写下此诗。诗中流露出对往日欢乐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情感脆弱的深刻体悟。
《海棠春 再题秋棠图》是一首充满浓郁情感的诗作,诗人在描写秋天的海棠花时,投射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感慨。开头两句“含情脉脉常凝睇,银烛畔残妆慵理”,描绘出一种温柔的情感,仿佛在倾诉一种难以言表的爱意。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向忧伤,尤其是“憔悴可怜侬,挥手休提起”,表现出一种无奈和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传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失去的惋惜。尤其是“花落去坠欢难记”一句,深刻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们对快乐过往的难以捕捉,令人感同身受。最后两句“秋雨又秋风,谙尽愁滋味”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对秋风秋雨的熟悉与无奈,既有自然的凋零,也有内心的愁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深化了诗的主题。
全诗围绕着对爱情的追忆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表达了对失去的惋惜与对内心愁苦的深刻领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含情脉脉常凝睇”中的“含情”意指:
A. 充满情感
B. 目光冷漠
C. 不屑一顾
D. 忽视他人
诗中“墙阴一带伤心地”意在表达:
A. 美好的回忆
B. 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C. 幸福的瞬间
D. 对未来的希望
“秋雨又秋风,谙尽愁滋味”中“谙尽”的意思是:
A. 了解
B. 忘记
C. 难以理解
D. 感到困惑
高燮的《海棠春》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失去的伤感,但高燮的诗更侧重于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感情的内省,而李清照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渴望。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相似之处,但风格与意境却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