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3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32:26
海棠春•夜坐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芭蕉却报黄昏雨。
听不断莲花双杵。
拥膝更支颐,
趺坐浑无语。
冶游试问谁边去。
全不听城头谯鼓。
应教短辕中,
挥秃琅琊麈。
诗的意思是:芭蕉树在黄昏时分报讯着下雨的到来,耳边似乎不断传来莲花盛开的声音。我抱膝而坐,支着下巴,静静地沉默着。想问一问,谁又在此时此刻离去,但却全然不理城头传来的鼓声。想必是那短辕的车夫,正在挥动着手中的琅琊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董以宁,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清丽、细腻著称,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该诗作成于夜晚,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感受雨意,心中思绪万千,表达了对离去之人的惆怅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这首《海棠春•夜坐》通过描绘黄昏的雨景,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开头的“芭蕉却报黄昏雨”,以芭蕉的雨声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中的意象相互交织,莲花的双杵声与城头的谯鼓声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自然的低语,后者则是社会现实的喧闹。诗人通过“拥膝更支颐”的姿态,体现出自己在思考与沉默中对生命的感悟与反思。
整首诗在情感上显得十分细腻,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又有对人生的深沉思考。最后两句“应教短辕中,挥秃琅琊麈”,诗人以短辕车夫的形象作为离去和不舍的象征,表现出对流逝时光的无奈与对人事的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孤独与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