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5:04
原文展示:
读王尼传 王灼 〔宋代〕
处世常多忧,政坐口复牵。 谁能百无营,饮露如寒蝉。 原野足饿殍,山泽漫臞仙。 作计苦不早,身穷乃怨天。 刘石扰河洛,孝孙方南迁。 庇无一区宅,耕无一亩田。 牛车不自救,枯骸枕道边。 君看董与葛,见几预着鞭。 智虑故不同,祸福仍相悬。 关辅已荆棘,江淮复戎旃。 吾生亦可料,速办买山钱。
白话文翻译:
在世间生活常常充满忧虑,政治上的牵连让口舌更加受限。 谁能做到无所求,像寒蝉一样只饮露水。 原野上满是饿死的人,山泽间却有瘦弱的仙人。 计划总是太晚,身处困境才开始怨天。 刘石扰乱河洛地区,孝孙们正向南迁徙。 没有一处可以庇护的宅院,没有一亩可以耕种的田地。 牛车无法自救,枯骨横陈在道路旁。 你看董与葛,他们预见未来并提前准备。 智慧和考虑自然不同,祸福依然悬殊。 关辅地区已经荒芜,江淮地区又陷入战乱。 我的生活也可以预料,赶紧准备买山的钱。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发,诗人通过对王尼传的阅读,抒发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王尼传的阅读,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处世常多忧”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忧虑。“谁能百无营,饮露如寒蝉”则表达了诗人对清贫自守的向往。“原野足饿殍,山泽漫臞仙”描绘了社会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饿死的人,另一方面是瘦弱的仙人。“作计苦不早,身穷乃怨天”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怨恨。“刘石扰河洛,孝孙方南迁”反映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君看董与葛,见几预着鞭”则表达了对智慧和预见的向往。“智虑故不同,祸福仍相悬”则揭示了智慧和命运的悬殊。“关辅已荆棘,江淮复戎旃”则描绘了战乱的惨状。“吾生亦可料,速办买山钱”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悲观和对隐居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