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4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42:14
一簪残雪寄林亭,手把黄庭两卷经。
琴调养心安澹泊,炉香挽梦上青冥。
随缘久已均忧喜,玩世惟须半醉醒。
溪父园公殊未见,颓然谁与共忘形?
一根发簪上残留的雪花寄托在林亭中,手里拿着《黄庭经》的两卷。琴声能养心,使人安静淡泊;炉中香气将梦境引向青天。随缘已久,忧喜都能保持平衡;玩世的人只需半醉而醒。溪边的父亲和园中的公子都未曾见到,颓然自若,谁能与我共享这忘却形体的快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和爱国志士。陆游一生致力于反抗金朝统治,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关系,风格刚健有力,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道室即事》写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道教哲学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感悟。此时他经历了人生的苦痛与失落,渴望在自然和道理中寻找内心的安宁。
《道室即事》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意蕴,展示了陆游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首句通过“残雪”与“林亭”的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传递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情感。接下来的“手把黄庭两卷经”,则展示了他对道教经典的恭敬与向往,强调了养生与内心安宁的重要性。
“琴调养心安澹泊”一句,表现了音乐对心灵的滋养和内心的淡泊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而“炉香挽梦上青冥”则是一种超然的追求,暗示着他希望超脱世俗,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
后两句则转向人生哲理,表达了随缘的智慧与玩世的态度,反映出他对人生的辩证思考。尤其是“颓然谁与共忘形”,更是表现了他对孤独的无奈与共鸣的渴求。
整体而言,陆游在这首诗中通过自然与哲思的结合,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平静和超然物外的追求,表达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反映出他对孤独与自然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庭”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道教经典
C. 一处风景
“琴调养心安澹泊”中,琴的作用是什么?
A. 娱乐
B. 养心
C. 教育
诗人对“随缘”的态度如何?
A. 消极
B. 顺其自然
C. 追求完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道室即事》与王维的《鹿柴》均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但陆游更倾向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