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赐砚》

时间: 2025-04-26 22:05:36

诗句

斧柯片石伴幽閒,堪与遗民共号顽。

试忆当时承赐事,墨痕如泪尽成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5:36

原文展示:

题赐砚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斧柯片石伴幽閒,
堪与遗民共号顽。
试忆当时承赐事,
墨痕如泪尽成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身边的环境,斧削的石头和幽静的气氛,仿佛与那些遗民一起感叹命运的无常。回忆起当初接受赐砚的情景,笔墨的痕迹就像泪水一样,留在砚台上,最终变得斑驳不堪。

注释:

  • 斧柯:用斧头削成的木材,形容石头经过切割的样子。
  • 片石:指切割后的石块。
  • 幽閒:形容环境的静谧和闲适。
  • 遗民:指失去家园或国土的人民,常用来表达悲惨的境遇。
  • 承赐:接受恩赐。
  • 墨痕如泪:墨水的痕迹像泪水一样,表达悲伤和怀念的情感。
  • 尽成斑:痕迹渐渐变得斑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景阳,号半山,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的诗风独特,常以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为题材,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题赐砚》写于作者接受砚台的回忆之际,反映了他对过往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作者通过砚台这一物件,寄托了个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遗民苦难的同情。

诗歌鉴赏:

《题赐砚》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斧削的石头与幽静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然而,这种宁静并未掩盖内心的悲伤,诗人提到“遗民”,使人联想到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苦难。通过“试忆当时承赐事”,诗人不仅是在回忆个人的经历,更是在反思历史,感慨时间的流逝。最后一句中的“墨痕如泪尽成斑”,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过往的无奈和对现实的忧伤,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哀愁。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既有对物质的珍惜,也有对情感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斧柯片石伴幽閒:用斧头切割的石头,与安静的环境相伴,描绘了一个静谧的景象。
  2. 堪与遗民共号顽:可以与失去家园的人一起感叹命运的无常,暗示了历史的悲剧。
  3. 试忆当时承赐事:回忆起当初接受赐砚的情景,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
  4. 墨痕如泪尽成斑:墨水的痕迹像泪水一样,最终留下斑驳的印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墨痕如泪”将墨痕比作泪水,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遗民的同情,揭示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文化和艺术的传承。
  • 墨痕:代表着记忆和情感的流逝。
  • 遗民:象征着历史的苦难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遗民”是指什么? A. 失去家乡的人
    B. 富裕的人
    C. 学者
    D. 政府官员

  2. “墨痕如泪”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失落与怀念
    C. 愤怒
    D. 平静

  3. 诗人通过什么物品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 A. 笔
    B. 书
    C. 砚台
    D. 墨水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题赐砚》和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李白通过月夜的意境表现个人情感,而汪元量则通过砚台的象征传达历史的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谷隐之东芍药酴醿涉夏尚有存者箨龙头角且森 春江极目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壬午杂诗 三辅黄图载赵飞燕太液池结裾游宋公鸡蹠载飞燕太液池归风送远曲俱谓飞燕欲御风仙去杂用古语戏题于后 其一 贺新郎 秦侯不调累年识者叹息兹以规恢秘略亲简上知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壬午杂诗 代秦干上刑部张尚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身字旁的字 膏腴之壤 悉听尊便 几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秋扇见捐 伯牛之疾 为人说项 司公 稽首再拜 浇靡 霜雪 方字旁的字 超星系团 包含衄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冰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