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鹧鸪天·黄沙道中》

时间: 2025-04-26 14:24:03

诗句

句里春风正剪裁。

溪山一片画图开。

轻鸥自趁虚船去,荒犬还迎野妇回。

松共竹,翠成堆。

要擎残雪斗疏梅。

乱鸦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4:03

原文展示

鹧鸪天·黄沙道中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句里春风正剪裁。
溪山一片画图开。
轻鸥自趁虚船去,
荒犬还迎野妇回。

松共竹,翠成堆。
要擎残雪斗疏梅。
乱鸦毕竟无才思,
时把琼瑶蹴下来。


白话文翻译

春风在句中轻轻剪裁,
溪山如画,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轻巧的鸥鸟随虚船而去,
荒犬还在迎接野妇回家。

松树与竹子,绿意成堆。
还要把残雪撑起,斗着疏梅。
乱飞的乌鸦毕竟缺乏才思,
时不时把美玉般的雪花踢落下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剪裁:修剪,雕琢。
  • 轻鸥:轻快的海鸥。
  • 虚船:空船,象征闲适的状态。
  • 荒犬:野犬,代表未驯化的自然。
  • 疏梅:稀疏的梅花,含蓄美丽。
  • 琼瑶:美玉,指的是雪花的洁白与美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诗人,代表性作品有《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等。他的词风豪放、激昂,常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个人抱负。

创作背景
《鹧鸪天·黄沙道中》写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在外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艰辛,表现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鹧鸪天·黄沙道中》以春风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的“句里春风正剪裁”给人一种春天的气息,展现出诗人对春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随着诗句的展开,溪山的美丽如同画卷般展现在眼前,诗人用“画图开”形容自然的和谐美,渗透出一种宁静的幸福感。

轻鸥与虚船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荒犬迎接归来的野妇,则暗示了人们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朴实的生活态度。

后半部分通过“松共竹,翠成堆”描绘出自然的繁茂,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而“乱鸦毕竟无才思”则转向一种思考,暗示即使在自然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思维仍然是复杂的,甚至显得有些无奈。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人生思考,展现出辛弃疾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既有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也有对世事的无奈与感慨,体现出他深厚的文化修养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句里春风正剪裁:春风在诗句中如同剪刀,轻柔地修整着自然的景象。
  2. 溪山一片画图开:溪水与山峦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3. 轻鸥自趁虚船去:轻巧的海鸥追逐着空船,展现出一种悠闲的状态。
  4. 荒犬还迎野妇回:荒野中的犬只迎接归来的乡村妇女,表现出自然与人生活的交融。
  5. 松共竹,翠成堆:松与竹子交错生长,形成了浓密的绿色。
  6. 要擎残雪斗疏梅:想要将残留的雪花撑起,与稀疏的梅花斗艳。
  7. 乱鸦毕竟无才思:飞舞的乌鸦缺乏灵气与智慧。
  8. 时把琼瑶蹴下来:时而将如美玉般的雪花踢落,暗示了人与自然间的互动。

修辞手法

  • 比喻:“春风正剪裁”将春风比作剪刀,形象生动。
  • 拟人:“轻鸥自趁虚船去”,赋予鸥鸟以人的行为。
  • 对仗:“松共竹,翠成堆”,字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温暖、希望与生机。
  • 溪山:代表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 轻鸥:象征自由与闲适。
  • 荒犬:代表自然的原始状态。
  • 疏梅:象征美丽与脆弱。

这些意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鹧鸪天·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轻鸥”象征什么?
    a) 自由与闲适
    b) 忧伤与孤独
    c) 努力与拼搏

  3. “松共竹,翠成堆”中用到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答案:

  1. b) 宋代
  2. a) 自由与闲适
  3. c) 对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在词风上各具特色,辛弃疾的豪放与李清照的婉约形成鲜明对比。
  • 辛弃疾的《鹧鸪天·黄沙道中》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在意境表达上,前者着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后者则倾向于情感的细腻刻画,反映出不同的艺术追求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辛弃疾诗词全集》
  2. 《宋词三百首》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词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用韵答厉辅卿 其一 再和廷迈 用韵答赵主簿 晚食 次韵荼槱二绝 挽元寂王道士 罗浮高寿崔制置 卒岁 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 后溪挽诗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又字旁的字 边豆 戈字旁的字 奸夫 宝盖头的字 久而不闻其香 息事宁人 閠字旁的字 惑变 豁然贯通 灭顶之灾 鼎铉 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舐皮论骨 阴林 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