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故阁部史公开幕维扬,城溃殉难,相传葬衣冠于梅花岭下,过而哀之》

时间: 2025-05-19 03:54:55

诗句

极目层城古战场,忠魂飘荡恨茫茫。

军中空道临裴度,都下无由仗李纲。

碧血久从衰草没,白云遥带古梅香。

吾来暗洒三升泪,仿佛灵旗下大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3:54:55

原文展示:

极目层城古战场,忠魂飘荡恨茫茫。
军中空道临裴度,都下无由仗李纲。
碧血久从衰草没,白云遥带古梅香。
吾来暗洒三升泪,仿佛灵旗下大荒。

白话文翻译:

极目远眺那层层叠叠的古老城池,战场上忠魂徘徊,心中满是无尽的惋惜。
军中空谈裴度之事,而朝廷却无从依靠李纲的力量。
碧血早已浸没在衰败的草丛中,远处的白云带着古梅的香气飘荡。
我在这里默默洒下三升的悲泪,仿佛看到灵魂在荒野上游荡。

注释:

  • 极目:极目远眺,目光所及的地方。
  • 层城:指重重叠叠的城墙或城市。
  • 忠魂:指忠臣的灵魂。
  • 飘荡:在空中自由地漂浮。
  • 恨茫茫: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恨。
  • 裴度:指唐朝名将裴行俭。
  • 李纲:指南宋名将李纲。
  • 碧血:比喻战士为国捐躯所流的鲜血。
  • 衰草没:衰败的草丛中淹没了鲜血。
  • 古梅香:古老梅树的香气。
  • 灵旗下:灵魂的旗帜,象征着忠魂的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彭定求(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因其作品多关注历史和社会,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写于某次历史事件后,诗人通过对古战场的描写,表达对忠魂的怀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对历史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典雅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古战场的沉痛回忆与对忠魂的深切缅怀。开篇便以“极目层城古战场”引入,营造出一种深远的历史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曾经流血的土地。诗中“忠魂飘荡恨茫茫”一句,浓缩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国家沦陷的悲痛,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接着,诗人提到“军中空道临裴度,都下无由仗李纲”,一方面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另一方面则透露出对当下政治局势的不满和无奈。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愈加深沉。

后半部分的“碧血久从衰草没,白云遥带古梅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战士们为国捐躯的壮烈和衰败的景象,突显了历史的沉重与无情。“吾来暗洒三升泪”更是将个人的悲痛与历史的沉重结合,诗人似乎在为那些在战火中逝去的英灵哭泣,表达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生命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凝练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且富有历史感,展现了彭定求作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忠魂的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极目层城古战场:极目远眺,古老的城池和战场尽收眼底,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2. 忠魂飘荡恨茫茫:忠诚的灵魂在空中徘徊,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憾与惋惜。
  3. 军中空道临裴度:军中只是在空谈裴度的事迹,实际却没有战斗力。
  4. 都下无由仗李纲:朝廷没有力量依靠李纲,表现出政治的无奈与失望。
  5. 碧血久从衰草没:战士的鲜血早已浸没在衰败的草丛中,象征着英雄的牺牲。
  6. 白云遥带古梅香:远方的白云带着古梅的香气,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情感。
  7. 吾来暗洒三升泪:我在这里默默洒下三升的悲泪,表达了对亡灵的悼念和对历史的感慨。
  8. 仿佛灵旗下大荒:仿佛灵魂在荒野中游荡,体现出对历史的敬畏和人世间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血”比喻战士的鲜血,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如“忠魂飘荡”,赋予了忠魂以生命,增强了诗的感情深度。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铭记、对忠魂的怀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古战场: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英雄的牺牲。
  • 忠魂:代表着为国捐躯的烈士,体现出对英雄的崇敬。
  • 碧血:象征着鲜血与牺牲,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 白云与梅香: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风光
    B. 历史的沉重与忠魂的怀念
    C. 个人情感的表达
    答案:B

  2. “碧血久从衰草没”中的“碧血”指的是什么? A. 战士的鲜血
    B. 自然的景象
    C. 诗人的泪水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李纲”是指? A. 一位文学家
    B. 一位历史人物
    C. 一位将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 《出塞》:王昌龄的诗,表现了边塞的壮丽与战士的豪情。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本诗在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更多关注的是战争对百姓的影响,而本诗则侧重于对忠魂的追忆与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历史与诗歌的交汇》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风中柳 风中柳 风中柳 所居旁有竹三四竿,高出檐际,摇曳春风中,戏和竹垞。 风中柳 落花 风中柳(闺情) 风中柳 山志 风中柳 夏日泛舟湖上 风中柳 春闺 月边娇 美人小相 月边娇 题马湘兰疏竹幽兰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续凫断鹤 加油添醋 工字旁的字 包含暗的成语 支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赭服 一发千钧 对景伤情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毋字旁的字 播恶遗臭 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岚的词语有哪些 黹字旁的字 为非作歹 顾客盈门 合租 陈大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