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1:20
静安八咏 其七 芦子渡
作者: 寿宁 〔元代〕
芦瑟瑟兮水溶溶,
望美人兮袁之崧。
雁呖呖兮心忡忡,
眺东城兮江之中。
吾将踏苇兮歌清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自然画面。芦苇随风摇曳,水面波光粼粼,我在遥望那位美丽的女子,想起她在袁之崧的身影。雁儿在空中鸣叫,我的心中充满了不安,眺望东城,江水在其中流淌。我准备踏着芦苇,吟唱清风之歌。
作者介绍
寿宁,元代诗人,活跃于元代初期。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其作品中常有对美好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情感的真挚表达。
创作背景
《静安八咏》系列诗作是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创作的,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逸生活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体验。诗中的“芦瑟瑟兮水溶溶”开篇便以生动的声音和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仿佛自然的每一个细节都在提醒着诗人对美的追求。在“望美人兮袁之崧”一句中,诗人将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情感结合起来,展现了对爱慕之人的向往和仰慕。
接下来的“雁呖呖兮心忡忡”则引入了一种情感的转折,雁鸣不仅是秋天来临的信号,更是一种思乡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诗人在此时心中忐忑不安,表现出一种孤独感和对美人遥不可及的惆怅。最后一句“吾将踏苇兮歌清风”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自然的亲近来舒缓内心的情感,体现了一种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上结合了自然与情感,表现出一种柔和的美感,展现了诗人既有对外界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形成了诗中意境的统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芦苇、江水及雁鸣的描写,展示了一种逃避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芦瑟瑟描述了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人声
D. 兽声
诗中提到的“美人”可能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理想爱情
C. 家乡
D. 自然
“吾将踏苇兮歌清风”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忧伤
B. 安宁
C. 恐惧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