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3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34:05
紫燕重来日,青春欲半时。
泥融巢未葺,风细语还迟。
岂恋华轩稳,应怀故主知。
夙心异蜂蝶,冷煖逐花枝。
紫燕再次回到这里,正是青春的中段时光。
泥土已经融化,巢穴尚未修缮,微风轻轻地还未传来细语。
难道我会留恋华丽的轩窗?应该心怀对故主的思念。
我早就与蜂蝶不同,冷暖随花枝而逐。
“紫燕重来日”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来临,燕子回巢象征着温暖和生命的复苏。诗中提到的“故主”可能是指诗人对往昔时光或故友的怀念,体现了对过往的思索与情感的寄托。
陈洪谟,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丽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其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该诗创作于春季,燕子归来时节,诗人借燕子重来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变迁的感慨与对故人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情感氛围。
《梁燕二首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燕子作为春天的象征,引发了对青春、故主和自然的深刻思考。首句“紫燕重来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为后文的情感基调奠定了基础。诗人在春日的氛围中,感受到青春的流逝,似乎在提醒自己珍惜眼前的时光。
接下来的“泥融巢未葺,风细语还迟”,则描绘了燕子归来时的场景,泥土已经融化,春天的气息渐浓,但巢穴尚未修整,风也显得轻柔而迟缓,表现了春天来临的迟缓与温暖的期待。诗人在此不仅描写了自然的变化,也表达了内心的期待与不安。
“岂恋华轩稳,应怀故主知”,这句则引发了更深的思考,诗人并不留恋那华丽而稳固的生活,反而更怀念与故主的情谊,这种情感的深沉与复杂,映射出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最后,诗人以“夙心异蜂蝶,冷煖逐花枝”结束,表达了自己与自然界的不同,心中早已与常态的蜂蝶有所不同,冷暖的变化皆随花枝而动,这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孤独与对生命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燕子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情感深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思考与启示。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故主深切的怀念与对生活的哲理反思。
诗中“紫燕”象征什么?
诗人对“华轩”的态度是?
“泥融巢未葺”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