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8:5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8:59:45
点绛唇·羽盖垂垂
作者:王十朋(宋代)
羽盖垂垂,玉英乱簇春光满。
韵香清远。暖日烘庭院。
露褒琼枝,脸透何郎晕。
凝余恨。古人不见。
谁与花公论。
春天的光景中,羽毛似的花瓣低垂,玉色的花朵纷乱地聚集在一起,春光洒满了大地。芬芳的气息清远飘散,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庭院。露水滋润着美丽的花枝,映衬出谁的娇艳容颜,透出了一丝红晕。心中残留着对往日情感的怅惘,古人再也无法见到如今的繁华。难道没有人能与花儿诉说这份心情吗?
作者介绍:王十朋为宋代词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擅长词作,风格柔美,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他的作品多描绘春景、恋情等,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春季,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借助春天的美景,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思念。此时社会环境相对安定,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寄托了对人事的感慨。
《点绛唇·羽盖垂垂》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王十朋对春天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词的开头用“羽盖垂垂”和“玉英乱簇”描绘出春天花开的景象,轻盈的花瓣和鲜艳的花朵相互交织,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作者通过“韵香清远”和“暖日烘庭院”来深化这种春天的氛围,展现了温暖阳光下的宁静与美好。
随着词意的推进,作者引入了个人情感的色彩,特别是“露褒琼枝,脸透何郎晕”一句,表现了对某位情郎的思念,脸上的红晕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柔情与思念,而“凝余恨”则道出了这种情感的复杂与难以释怀。最后两句“古人不见,谁与花公论”更是体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与无奈,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隔阂。
整首词通过春天的美景引入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柔情与对生命的感慨,充满了诗意与哲思。王十朋的用词优美,意象生动,使得这首词在宋词中独具韵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的核心思想是借春景表达个人的情感,既有对美好的自然景象的欣赏,也有对往昔情感的缅怀与遗憾,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羽盖”指什么?
“脸透何郎晕”中“何郎”指的是?
“凝余恨”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这些资料,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王十朋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