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0:2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0:29:03
点绛唇 对灯
作者: 蔡婉罗 〔清代〕
帘外无风,芭蕉尚滴朝来雨。
寒生金缕。灯欲和人语。
剔去灯花,红泪休教觑。
还留住。影儿相顾。同在屏山路。
在窗帘外没有风,雨水依然从芭蕉叶上滴落。
一阵寒意如金丝般渗入。灯光似乎要与人对话。
我剔去灯花,不想让红泪再流淌。
还希望留住那一刻,影子彼此对视,我们依旧在屏山路上。
作者介绍:蔡婉罗是清代著名的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而著称。她的作品常常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冲突,展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中营造了一种孤独而温柔的氛围,彰显了诗人的情感深度。
蔡婉罗的《点绛唇 对灯》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词作。全诗以对灯为主题,通过描绘窗帘外的静谧景象,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开头“帘外无风,芭蕉尚滴朝来雨”一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接着“寒生金缕”则通过细腻的比喻,传达了寒意的渗透,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寒冷与孤独。
在词的后半部分,诗人试图剔去灯花,希望停止情感的流淌,然而“影儿相顾”又让人感受到那种深切的情感连接。可以看出,诗人虽想要逃避,却又无可奈何地被情感牵引,展现了对情感的复杂态度。这种矛盾的情感正是女性在当时社会中所经历的,既渴望爱情的温暖,又害怕情感的伤害。
整首词运用了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表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与对美好爱情的无尽追求。通过对灯的描绘,蔡婉罗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对女性情感的压抑与渴望,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帘外无风,芭蕉尚滴朝来雨。”
“寒生金缕。”
“灯欲和人语。”
“剔去灯花,红泪休教觑。”
“还留住。影儿相顾。同在屏山路。”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孤独的反思,展现了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测试:
诗中“帘外无风”意指:
A. 环境安静
B. 环境嘈杂
C. 风很大
D. 下雨
“寒生金缕”中“金缕”指的是:
A. 金色的丝线
B. 冷得像金属般
C. 暖和的感觉
D. 细腻的寒意
诗中“灯欲和人语”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渴望交流
C. 对灯的依赖
D. 对黑暗的恐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