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东园醉望暮山》

时间: 2025-05-10 11:05:16

诗句

我住北山下,南山横我前。

北山似怀抱,南山如髻鬟。

怀抱冬独暖,髻鬟春最鲜。

松鬈沐初净,山蘤插更妍。

我来犹斜阳,我望忽夕烟。

一望便应去,不合久凭栏。

山意本日惜,如何许人看。

急将白锦障,小隔青鬓颜。

近翠成远淡,缥渺天外仙。

谁知绝奇处,政在有无间。

顷刻万恣熊,可玩不可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1:05:16

原文展示:

我住北山下,南山横我前。
北山似怀抱,南山如髻鬟。
怀抱冬独暖,髻鬟春最鲜。
松鬈沐初净,山蘤插更妍。
我来犹斜阳,我望忽夕烟。
一望便应去,不合久凭栏。
山意本日惜,如何许人看。
急将白锦障,小隔青鬓颜。
近翠成远淡,缥渺天外仙。
谁知绝奇处,政在有无间。
顷刻万恣熊,可玩不可传。

白话文翻译:

我住在北山的脚下,南山正横在我面前。
北山好似一个温暖的怀抱,南山则如同美丽的发髻。
在冬天,怀抱给我独特的温暖,而在春天,发髻则显得最为鲜艳。
松树在细雨中显得格外清新,山间的花朵更显妍丽。
当我到来的时候,斜阳正好照在我身上,我望着远处的晚烟。
一眼望去,仿佛就要离去,不应在这里久待。
山水本该珍惜,何必让人观赏。
赶紧用白锦帷幕遮挡,隔开那青翠的面庞。
近处的翠色和远处的淡影交融,仿佛天外的仙境。
谁知那绝妙的奇处,正是在有与无之间。
片刻之间,万物皆可玩味,却无法传达给他人。

注释:

  • 怀抱:指北山的形状像是怀抱,形容温暖的感觉。
  • 髻鬟:指南山的形态,形容美丽的发型。
  • 松鬈:松树的形态,形容松树的枝叶。
  • 晨净:指清晨的清新。
  • 白锦障:用白色的锦帷遮挡。
  • 青鬓颜:指青翠的面庞,即自然的美感。
  • 缥渺:形容模糊、虚幻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和陆游、范成大并称“南宋三大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与田园生活,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杨万里隐居于北山时期,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东园醉望暮山》是杨万里的一首山水诗,诗中描绘了北山与南山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深厚情感。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诗人将北山比作怀抱,南山比作发髻,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两座山的特点。通过“怀抱冬独暖,髻鬟春最鲜”的对比,展示了四季的变化与自然的和谐美。

诗中描绘的“松鬈沐初净,山蘤插更妍”,不仅呈现出自然的清新气息,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热爱。随着夕阳的西下,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无常,产生了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惜别之情。在“急将白锦障,小隔青鬓颜”中,诗人试图用锦帷遮挡那美丽的景色,反映出他对绝美瞬间的留恋与无法传达的无奈。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杨万里作为南宋诗人的独特风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住北山下,南山横我前:开篇交代了作者的地理位置,表现出山水的对比。
  • 北山似怀抱,南山如髻鬟:用比喻手法,将北山与南山的形状比作怀抱与发髻,形象生动。
  • 怀抱冬独暖,髻鬟春最鲜:对比南北山的季节特征,表现四季的变化。
  • 松鬈沐初净,山蘤插更妍:描绘初夏的清新景象,表现自然的美。
  • 我来犹斜阳,我望忽夕烟:表达夕阳下的惆怅,暗示时间流逝。
  • 一望便应去,不合久凭栏:表达不应久留的感慨,体现离别之情。
  • 山意本日惜,如何许人看:感叹自然之美难以分享。
  • 急将白锦障,小隔青鬓颜:用帷幕遮挡美景,体现内心的矛盾。
  • 近翠成远淡,缥渺天外仙:描绘远近景色的变化,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
  • 谁知绝奇处,政在有无间:探讨奇妙境界的存在,启示哲理。
  • 顷刻万恣熊,可玩不可传:表达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强调传达的困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北山比作“怀抱”,南山比作“髻鬟”,形象深入人心。
  • 对仗:如“怀抱冬独暖,髻鬟春最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山水赋予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平和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山:象征怀抱与温暖,代表安静与宁静。
  • 南山:象征青春与美丽,代表生机与活力。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人生的无常。
  • 锦帷:象征美丽与遮挡,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瞬间的留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北山似怀抱”用什么手法表现?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2.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淡泊宁静
    C. 逃避现实

  3. “近翠成远淡”表现的是? A. 颜色的变化
    B. 时间的流逝
    C. 情感的起伏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
  • 王维《山居秋暝》:诗中也有对山水的细腻描写,展现诗人的情感与哲理。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万里的《东园醉望暮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哲理,而杨万里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杨万里全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曜石 其二 九曜石 其一 里中张氏母出与邑宰母宴饯以诗 里中张氏母出与邑宰母宴钱以诗 道岩 赓上赐病归韵 洞霄宫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送张无梦归天台 送崇教大师南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韭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隹字旁的字 赏心悦目 游心骇耳 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枯毁 铜虎符 皿字底的字 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遮地盖天 門字旁的字 致仕 行字旁的字 抽丁拔楔 咳婴 单尽 众寡悬绝 古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