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2:4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2:49:16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
菖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
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
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
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
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
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在槐树下,夏天的阴影浓密,竹笋已长成,红色的石榴正是可以攀折的时节。
碎菖蒲如琼玉一般,角黍堆成金色,大家又一次欢庆佳节。
举杯相劝,殷勤祝愿,佳人把彩丝腕带双结。
最好是,龙舟竞渡,锦标的争夺才刚刚开始。
这种情意又该向谁诉说呢?两岸游人各自分明。
胜负既然已分,悲欢离合,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最终都是强烈的阳气,初始不明白本无生灭。
看破了这一切,何必要再寻求指引呢?
史浩,字君复,号竹隐,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曲,风格清新,尤以描写自然和节日为人称道。
此诗创作于端午节期间,正值盛夏,反映了节日的欢快气氛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花心动(端午)》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诗人在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丰盛与欢乐。开头描述槐树下浓密的阴影,给人带来避暑的凉意;接着通过竹笋和红榴的描写,传达出生命的蓬勃与丰收的喜悦。诗中又提到龙舟竞渡,体现了节日的传统习俗,激发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团结精神。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生死无常的哲理思考,表现出对胜负的淡然态度,强调最终都是回归自然的道理。这种从欢庆转向哲理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节日的欢愉中增添了深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节日场景,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同时也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哲理,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A) 中秋
B) 端午
C) 春节
答案: B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龙舟竞夺”象征着____。
答案: 节日的热闹与团结
判断题: 诗的后半部分强调了生死无常的哲理。
答案: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