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3:2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3:26:51
侧帽垂鞭小陌东,
名花迎笑一枝红。
啼莺惊断寻春梦,
惆怅新霜点鬓蓬。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景象,诗人戴着帽子,骑着马走在小路上,看到盛开的花朵,仿佛在与花儿相对而笑。然而,听到黄莺的啼鸣,打断了他对春天的美好梦境,让他倍感惆怅,因为新的霜降临,已经让他鬓发变得凌乱。
诗中提到的“啼莺”与“寻春梦”相结合,常常用来表现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的怀念。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深情著称,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晚年时,身处社会动荡与个人遭遇的复杂境地,表达了他对青春和美好事物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杂感》是一首富有春意的诗,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春日的景象,诗人骑马经过小路,看到盛开的花朵,内心感到一种轻松与愉悦。这种愉悦感通过“名花迎笑”表现得淋漓尽致,似乎花儿也在回应诗人的心情。然而,接下来的“啼莺惊断寻春梦”,则是一个突如其来的转折,黄莺的啼叫打破了春梦,带来了现实的冷峻,暗示着美好事物的不长久。最后一句“惆怅新霜点鬓蓬”,透出诗人的无奈与忧伤,新的霜降临,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令人感到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青春美好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描绘,揭示出生命短暂和时间流逝的主题,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惋惜。
下列哪个意象不在诗中出现?
A. 名花
B. 啼莺
C. 皓月
D. 新霜
诗中“惆怅”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D. 兴奋
诗人骑马走过的地方是什么?
A. 大街
B. 小陌
C. 山坡
D. 河边
陆游的《杂感》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陆游的诗更侧重于对春天的生机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而白居易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于离别的伤感与对故土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