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喜陆少监入京》

时间: 2025-05-08 07:51:16

诗句

昔人思李杜,长恨不相随。

遥寄有刘白,同吟惟陆皮。

物睽终必合,句妙却难追。

试问长安陌,何如灞岸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7:51:16

喜陆少监入京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原文展示:

昔人思李杜,长恨不相随。
遥寄有刘白,同吟惟陆皮。
物睽终必合,句妙却难追。
试问长安陌,何如灞岸时。

白话文翻译:

昔日人们思念李白和杜甫,长久以来遗憾他们未能相聚。
我遥寄情谊给刘白(刘长卿和白居易),只与陆游一同吟诗。
虽然物理相隔终究会重聚,但那妙句却难以追寻。
不妨问问长安的街道,何时能再回到灞河岸边的美好时光?

注释:

  • 李杜:指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他们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
  • 刘白:指的是刘长卿和白居易,都是唐代著名诗人。
  • 陆皮:指陆游,南宋诗人,以豪放的边塞诗闻名。
  • 物睽:意为事物虽然相隔。
  • 灞岸:指的是灞河岸边,古时的美丽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子升,号穷睇,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多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姜特立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背景可能是他与陆游等人的交往,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白与杜甫的追忆,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渴望。开头的两句简洁而富有情感,生动描绘了思念之情。同时,诗中提到的“遥寄有刘白”,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也反映了诗人对文学的追求与向往。他希望通过诗歌与朋友们的心灵对话,尽管物理距离遥远,但精神上却能紧密相连。

“物睽终必合”这一句,表达了对未来团聚的期盼,展现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而“句妙却难追”则是对艺术创作的自省,意识到真正的佳句往往难以复制。最后一句“试问长安陌,何如灞岸时”,将思念的情感引向具体的地方,灞岸的回忆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人思李杜:提到历史上的伟大诗人,引入主题。
  • 长恨不相随:表达对未能相聚的遗憾。
  • 遥寄有刘白: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同吟惟陆皮:指与陆游共同吟咏。
  • 物睽终必合:对未来团聚的期待。
  • 句妙却难追:对艺术创作的感慨。
  • 试问长安陌:转向具体的地理环境,感慨时光流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物睽终必合,句妙却难追”,形成了对称美。
  • 隐喻:通过地点(长安、灞岸)隐喻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珍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和对未来团聚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李杜:象征着伟大的诗歌艺术。
  • 刘白:代表着同代的友谊。
  • 长安:象征繁华与往昔。
  • 灞岸:代表着美好的回忆与自然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李杜”指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汉代
  2. “物睽终必合”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 A. 事物终究会相聚
    • B. 事物永远分离
    • C. 事物没有变化
  3. 诗中提到的“灞岸”象征什么?

    • A. 诗人的故乡
    • B. 美好的回忆
    •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和友谊的思考。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诗,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对比姜特立与陆游的诗作,发现两者在对友谊的描写上都很细腻,但陆游的诗更具豪迈之气,而姜特立则更加柔和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次韵刘生秋夜郊行 次韵黄长孺 次韵天台陈榆收 嵊县劝农途中示同寮二首 其二 次韵长儿生日示诸弟 次韵弟观似单君范 次韵分生五首 定海 正月二十四日到梅山二首 挽董帅干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車字旁的字 青裙缟袂 身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身字旁的字 包含疫的词语有哪些 五月繁体字怎么写?五月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龙断之登 爪字旁的字 土五行常用字汇总_土五行汉字详解 一枕邯郸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断断续续 豪管哀弦 匸字旁的字 目挑心招 烈烈轰轰 屮字旁的字 穴字头汉字大全_带穴字头的汉字详解 五行属土的字有哪些女_五行属土的女字大全 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帮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