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0:5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0:53:50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一去丹墀六换春,
已将柴栅等簪绅。
虽无名节高当世,
也是羊裘一故人。
我离开故园已是六个春秋,
如今的我已换上了柴栅的简朴衣物。
虽然没有显赫的名声与节操,
但我依然是那件羊裘的老朋友。
“丹墀”常用来指代皇宫或权贵的生活,而诗人对比自己返回故乡后的简朴生活,反映了对权贵生活的淡然与不羡慕。古诗中常有对故乡情感的寄托,如“归田园居”等作品。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乡土的深厚情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自然和故园的热爱,对人情世态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姜特立归乡后的心境,反映了他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与对故土的眷恋。诗中表达了对世俗荣华的淡泊以及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归故园二首》是一首充满乡愁和对人生思考的诗作。诗人在离开故乡多年后,回首往事,感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开头的“丹墀”便是对过去权贵生活的回忆,而“柴栅”则暗示了他如今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种从繁华到朴素的转变。这种对比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权力与名利的冷漠,也揭示了对真实生活的向往。
此外,结尾对“羊裘”的提及,既是对温暖的渴望,也是对故人的怀念。羊裘象征着朴实与温情,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情感的珍贵。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邃的哲思,使人感受到诗人在故园中的孤独与思考,也引发读者对自我与归属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世俗名利的超然,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情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丹墀”指代什么?
诗人用什么象征来表示对故人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姜特立与王维都展现了对自然与故乡的热爱,但王维的作品更加注重山水意象,而姜特立则更突出对人情的回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