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杂咏一百首·张让》

时间: 2025-07-27 22:05:13

诗句

举国排阉尹,还乡少吊宾。

太丘刍一束,全活几多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05:13

原文展示:

举国排阉尹,还乡少吊宾。太丘刍一束,全活几多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全国上下都在排斥宦官,回到故乡的却很少有人来吊唁。太丘山上只是一捆柴草,能活下去的人又有几何?

注释:

  • 举国:全国,指整个国家。
  • 排阉尹:排斥宦官,这里“阉尹”指宦官,历史上常因权力过大而受到排挤。
  • 还乡:返回故乡。
  • 少吊宾:很少有人来吊唁,吊宾指来悼念的人。
  • 太丘:地名,传说中指的是太丘山。
  • :草,指喂养牲畜的草料。
  • 一束:一捆。
  • 全活:能活下来,生存的意思。
  • 几多人:多少人,指生存下来的人的数量。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的“阉尹”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宦官的普遍反感,宦官在历史上常常因权力过大而导致社会动荡。太丘山是一个象征性的地方,诗中所提到的“全活几多人”则引发了对生存与死亡、繁荣与衰落的深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师孟,号宗宪,南宋著名诗人,尤其以词作见长。他的诗风豪放,常有悲壮之感,对社会现象敏锐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宦官权力逐渐膨胀,政治腐败的社会背景下,诗人借此表达对国家现状的不满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与深刻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和社会腐败的无奈与哀叹。开篇“举国排阉尹”,直指当时宦官的专权,表达了对政治现状的不满。诗中提到的“还乡少吊宾”则揭示了社会冷漠与人情淡薄,回乡却无人问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太丘刍一束”中的“太丘”可能象征着人们寄托希望的地方,而“全活几多人”则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表面上看似寻常的一捆草,却隐含着人们生存的艰难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在字数上虽短,却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举国排阉尹:揭示了社会对宦官的反感和排斥,反映出群体的愤怒与无力感。
  2. 还乡少吊宾:表现了诗人回到故乡却感受到的冷清与孤独,仿佛曾经的亲友都已不在。
  3. 太丘刍一束:以太丘之名象征希望,然而“刍一束”的描写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4. 全活几多人:感叹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能活下来的有多少,进一步加深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修辞手法:

  • 对偶:诗句之间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太丘象征着希望,而“刍”则象征着生命的脆弱。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宦官专权的愤懑、对人情淡薄的失望以及对生存困境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阉尹:象征腐败与专权,代表社会的黑暗面。
  • 故乡:象征归属与温暖,但在诗中却显得冷清。
  • 太丘:象征希望与生机,但又带有无奈的色彩。
  • :象征生存的基本条件,脆弱而又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阉尹”指的是谁?
    A. 文人
    B. 宦官
    C. 军人

  2. 诗人用什么象征故乡?
    A. 一束花
    B. 一捆草
    C. 一片云

  3. “全活几多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逃避现实的态度,与刘克庄的对比,前者更显得恬淡宁静。
  • 李白《将进酒》:表现了对人生的豪情与洒脱,刘克庄则更多体现了无奈与沉重,二者在情感色彩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文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刘克庄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 宫中行乐词其七 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四 长门怨二首 陈情赠友人 广陵赠别 独坐敬亭山 上之回 舞曲歌辞 白纻辞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匡正纲纪 幾字旁的字 余蚕 包含啬的词语有哪些 搓手顿脚 包含志的词语有哪些 劝善 鬥字旁的字 鱼媵 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从井救人 贪图安逸 里字旁的字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兀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应运而生 弁髦法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