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3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37:24
索笋长句寄傅隐君
春风吹起石底云,
丰隆唤出苍龙孙。
古苔初破土膏滑,
露华净洗龟筒痕。
先生爱笋如爱玉,
冷笑人间饫膏肉。
我生无家怀此君,
十年未解求一束。
先生卜筑江之干,
轩窗萧洒鸣风湍。
玉麈不挥秋飒飒,
翠佩欲动声珊珊。
高歌不觉凛毛发,
坐令异境生清寒。
便欲契青奴,
谢彼苜蓿盘。
先生若肯慰我之大嚼,
我亦为之披腹呈琅轩。
春风吹拂着石底的云彩,
丰隆山呼唤出苍龙的后代。
古老的苔藓刚刚破土而出,
露水清洗了龟壳上的痕迹。
老师像爱玉石一样爱笋,
却冷笑世人只知贪图美食。
我无家可归,只怀念您,
十年来我只能求得一束竹笋。
老师如果愿意在江边建房,
窗外的风声与水流相互交响。
玉制的拂尘不再轻挥,
翠绿色的佩饰轻轻摇动,声响悦耳。
高歌之际不觉毛发竖立,
让我在异地也感到一丝寒意。
我想要与青奴结为契约,
感谢那盘美味的苜蓿。
如果老师愿意安慰我这份贪念,
我也愿为您倾心奉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冕(1251年-1325年),元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字仲明,号白石,浙江人。他以其清新脱俗的才情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后人推崇。王冕的诗歌通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索笋长句寄傅隐君》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之际。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他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索笋长句寄傅隐君》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展现了王冕对竹笋的深厚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春风、古苔、露华等意象交织,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作者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清新而深邃的,王冕以“春风吹起石底云”的开篇,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怀抱之中。接下来的描写则将这种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相结合,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艺术表现上,王冕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的意象更加生动。同时,诗中的对比手法,尤其是“爱笋如爱玉”的比喻,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现了对物质享受的冷漠与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此外,诗中对“苜蓿”的引用,象征着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反映出王冕追求真、善、美的生活理念。这种理念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得到了印证,形成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现了淡泊明志的情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春风吹起石底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春天的到来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A
作者在诗中用“先生爱笋如爱玉”比喻什么?
A. 生活的简单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B
“便欲契青奴”中的“青奴”象征什么?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世俗的嘲讽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冕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王冕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达,而王之涣则强调了壮阔的视野和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