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2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26:12
过?陵
王冕
泥马南飞王气消,大梁昌运委蓬蒿。
两宫旒冕沈沙漠,三国旌旗接羽毛。
卫下将军尚颇牧,关中丞相失萧曹。
东南多有青松树,争奈春风种不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王朝衰退的景象。泥马南飞,象征着汉朝气数已尽;大梁的盛世已经被荒草所掩盖。皇宫的旒冕沉没在沙漠之中,三国的旌旗却依然飘扬。卫国的将军尚且在牧马,关中的丞相却失去了萧曹的权势。东南一带虽然有许多青松树,但春风吹来,却无法将它们牢牢种下。
作者介绍: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著名诗人、画家,生于浙江,后在北京生活。他的诗风豪放,常以自然景物和历史事件为题材,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元朝统治逐渐衰退、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王冕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社会动荡的深切关注以及对未来的无奈。
《过?陵》是王冕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感慨,诗中通过描绘一个个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开篇“泥马南飞王气消”,以“泥马”象征虚无,暗示汉朝的王气已尽,瞬间引入了一个悲凉的主题。接着提到“大梁昌运委蓬蒿”,通过大梁的衰败,表现了国家命运的无常。
在描绘皇权的消逝时,诗人用“两宫旒冕沈沙漠”来强调权力的失落,而“三国旌旗接羽毛”则暗示了历史的延续与纷争。诗人以历史人物来映射现实,卫国的将军与关中丞相的对比,反映了士人的失落与对权力的渴望。
最后两句“东南多有青松树,争奈春风种不牢”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对未来的无奈与对坚韧精神的渴望。通过对青松的描绘,诗人寄托了对理想与信念的坚持,尽管现实中充满了挑战。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希冀,体现了王冕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王冕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理想的坚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泥马南飞”象征什么?
“两宫旒冕沈沙漠”中的“旒冕”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冕的《过?陵》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现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但王冕更侧重于国家的衰败与无奈,而李白则展现出对人生的豪情与对未来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