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7:23
毓秀深闺迥异人,两间正气自能存。
宁教香骨埋黄壤,未许焦头折翠钿。
烈日争光三道远,高风励俗百年传。
遥遥华胄真无愧,应有芳名著简编。
这位出类拔萃的女子在幽静的闺房中与世无争,正直的气节在她心中永存。
宁愿让她的娇美埋在黄土里,也不愿意让她的美貌被世俗的荣华所玷污。
即使烈日的光辉照耀三千里,她的高尚品德也将激励后世,流传百年。
遥望那些华贵的家族,她毫无愧疚,理应有芳名载于史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香骨埋黄壤”,可以与古代对女性的贞洁与高洁的理想相联系。古代士人往往将女子的美德视为家庭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作者介绍:
韩俊,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表达对女性的赞美和对崇高品德的追求。
创作背景:
《林氏女》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风气变迁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女性品德的高度赞美和对世俗诱惑的强烈抵制。
《林氏女》是一首颂扬女性高洁品德的诗作。诗中,韩俊通过对“深闺”的描绘,表现了女子与世无争的高尚气质,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诗的前两句提到的“毓秀”和“正气”,不仅显示了女子的美丽,而且更突出了她的道德力量。
接着,诗人通过“宁教香骨埋黄壤,未许焦头折翠钿”这两句,表达了他对世俗荣华的鄙视,认为真正的美德应当是被珍惜而非被世俗所玷污。诗人用“烈日争光”“高风励俗”来强调品德的重要性,认为高尚的品德能够超越时间的限制,激励后人,传承百年。
最后,诗的结尾“遥遥华胄真无愧,应有芳名著简编”更是提升了整首诗的境界,表现了对高贵家族和历史传承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士人对女性的深情与尊重,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与要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女性的高洁品德与坚强意志,反对世俗对女性的束缚,强调内在美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毓秀”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外表
B. 高尚的品德
C. 容貌的娇艳
答案:B
“宁教香骨埋黄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荣华的向往
B. 对世俗诱惑的拒绝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华胄”指的是?
A. 普通百姓
B. 高贵家族
C. 乡野村民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丽人行》进行对比,二者均以女性为主题,但韩俊强调的是内在品德,而杜甫则更多展现女性的外在美与命运的无奈。两首诗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