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0:3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0:37:40
豮豕之牙须有道,执牛之尾岂良图。乱臣贼子乾坤裹,天地人心未必无。
这首诗的意思是:野猪的牙齿是有道理的,牵牛的尾巴怎么能有好的图景呢?在混乱的统治者和贼子的统治下,天地和人心未必没有希望。
陈普,字仲明,号子真,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其诗风格多元,善于借用典故,并富有哲理性。
此诗作于动乱时期,面对社会的不安与混乱,陈普以诗抒发对现状的忧虑,以及对未来可能的希望。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思。开篇用“豮豕之牙须有道”引出主题,借用野猪的牙齿象征一些人或事物的本质,并强调“必须有道理”,暗示社会的混乱源于缺乏道德和理智的治理。接着“执牛之尾岂良图”,则指出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试图控制或引导的方式都是不明智的,隐喻着统治者的无能与失误。
而“乱臣贼子乾坤裹”则将问题推向了整个社会层面,指的是那些扰乱国家安宁的叛乱者,强调了社会的黑暗与混乱。最后一句“天地人心未必无”,则是对未来的期许,表明即使在混乱之中,人心仍然存在潜在的希望,暗示着一种对社会复兴的渴望。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深刻,是对社会现状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表达了对乱世的焦虑与批判,同时又寄予对未来的希冀,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选择题:豮豕之牙象征什么? A. 和平 B. 贪婪 C. 亲情 D. 自然 答案:B
填空题:执牛之尾岂良图,意指__。
判断题: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对未来的绝望。(对/错) 答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