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偈颂一百零一首》

时间: 2025-04-27 02:24:43

诗句

指天指地,有甚巴鼻。

目顾四方,不知失利。

累及后代儿孙,以此递相钝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24:43

原文展示:

指天指地,有甚巴鼻。
目顾四方,不知失利。
累及后代儿孙,以此递相钝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指天指地,似乎想要表达某种坚定的意志,但实际上却显得无所适从,像是在自我麻痹。纵观四周,却不知自己已经失去了方向,最终的结果是让后代的孩子们也受到影响,成为了愚钝的继承者。

注释:

  • 巴鼻:此处可理解为“可笑”“无趣”的意思,指的是一种无所作为的状态。
  • 失利:失去机会或失败,指作者在审视周围环境时未能获得应有的收益。
  • 累及:影响到,连累的意思。
  • 递相钝置:传递给后代让他们变得愚钝,意味着一种恶性循环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慧性,宋代高僧,精通佛学,常以诗歌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他的作品通常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时期,士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逐渐增多,慧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们在追求权势与地位时,忽视了内心修养和后代教育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指天指地”的姿态,表现了人们在面对生活和社会时的无奈与迷茫。诗的开头以一种夸张的动作描绘出一种极具自信的姿态,但随即转入反思,表明这种自信背后隐藏的无知与愚蠢。诗中提到的“目顾四方”,让人联想到对外界的关注,却未能意识到自身的失利,反映出人们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甚至影响到后代。诗的最后一句“以此递相钝置”,则警示人们要关注对后代的教育,避免将自己的无知和迷失传递给孩子们,形成恶性循环。整首诗简练而深刻,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指天指地,有甚巴鼻:指着天空和大地,表现出一种自以为是的姿态,但其实无所作为,显得可笑。
  2. 目顾四方,不知失利:环顾四周,却不知自己已经失去了机会,反映出一种自我麻痹的状态。
  3. 累及后代儿孙,以此递相钝置:直接影响到后代,让他们也变得愚钝,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忧虑。

修辞手法:

  • 对比:开头的自信与结尾的反思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深意。
  • 夸张:通过“指天指地”夸大了人的无知,反衬出愚蠢的行为。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警示人们在追求外在利益时,往往会忽视内心的修养和对后代的责任,最终造成恶果,影响后代的成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然而过度追求会导致迷失。
  • :代表现实与根基,忽视现实会导致失败。
  • 后代:象征着未来与责任,教育后代是每个人的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指天指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对理想的追求
    B. 自以为是的姿态
    C. 对自然的敬畏

  2. “累及后代儿孙”表达了什么? A. 对历史的感慨
    B. 对未来的忧虑
    C. 对社会的不满

  3.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无知的代价
    C.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释慧性的诗更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迷失与责任,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虽主题不同,但都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佛教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忠州访酆都观二首 和袁提刑咏雪 道间纪事 水调歌头(甲寅寿刘舍人) 和水竹梅烛韵 淮西幕自皂口入颍道间作 宜兴山房十首 和褚县丞韵 丁亥沔阳春时即事简吴叔永 甲午淮幕和萧应父赠郑允蹈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赦书 遁世离群 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户的词语有哪些 竹字头的字 苦绷苦拽 包含鹤的成语 尣字旁的字 指东划西 吃饭处 抵掌谈兵 凵字底的字 遗体 咄嗟便办 犬字旁的字 斗挹箕扬 士子 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