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12:2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2:27:03
庭院无风,闲花自落,凭他泪眼相看。
今夜如何,柝声击到更阑。
相思一寸凭谁寄,奈水遥还更云山。
待何时重与温存,说尽艰难。
明知未了荷珠愿,任云翻天上,雨覆人间。
旧事殷勤,不消重挂心端。
思量百遍该如此,又偏偏为损餐眠。
算窗头明月来临,还似从前。
庭院里没有风,闲散的花朵自然飘落,我只能用泪眼望着这一切。今夜又如何,听那更阑时的柝声响起。相思之情该寄托给谁呢?那遥远的水和云山又如何能传达我的心意?何时才能再度温存,倾诉心中艰难?明明知道未了的愿望如同荷珠般难以实现,任凭云翻天际,雨洒人间。旧日那些殷切的情感,何必再挂心头?反复思量,事情本该如此,然而却偏偏因此失去了安眠。算了,窗前明月升起,还是和从前一样。
作者介绍:宁调元,字子荣,清代诗人,曾在文坛上小有名气,擅长写情诗,其作品多表现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诗人在其生活中经历了情感的波折,诗中流露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人情感的压抑与挣扎。
《高阳台》是一首充满情感纠葛与思念之苦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庭院,无风的环境使得花瓣轻轻飘落,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泪眼相看,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暗示着对现状的无奈与悲伤。随着夜晚的降临,柝声的响起象征着深夜的到来,时光的流逝让人感到更加孤寂。
诗中借助“相思一寸凭谁寄”的情感表达,抒发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水遥云山的意象则加深了这种遥不可及的感觉。诗人在此处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无力感,无法将自己的情感寄托给任何人。接下来的“待何时重与温存”,更是体现了对重温旧日温情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无助。
全诗结构严谨,情感深邃,宁调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使读者深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静谧庭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与无奈,借助细腻的意象与情感,传达了人生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高阳台》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相思一寸凭谁寄”中的“相思”指的是什么?
A. 对朋友的思念
B. 对父母的思念
C. 对爱人的思念
D. 对故乡的思念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失落与思念
C. 愤怒
D. 无奈与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高阳台》在情感的表达上更加细腻,李白的豪放与宁调元的忧伤形成鲜明对比。两者均表现了对月亮的思考,但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前者更多的是对自由与孤独的追求,而后者则是对爱情的无奈与思念。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