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6:4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6:49:35
高阳台 其一
拾翠寒盟,绣鸳人懒,苔痕锁遍朱门。
非雨非晴,琐窗长是黄昏。
远山约略逞愁黛,试推帘已隔重云。
是年时中酒心情,天亦微醺。
黏天芳草无情碧,便不经离别,已够销魂。
柳眼惺忪,长条未惯牵人。
杏花深处携樽去,任鸠声啼遍前村。
怕重来绿到天涯,辜负寻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诗人拾取着翠绿的草木,与懒散的绣鸳相对,门前青苔遍布,仿佛锁住了大门。天气似乎不明,窗边总是黄昏的气息。远处的山隐约透出一抹忧愁,轻轻推开窗帘,却已隔着重重的云层。那年间,酒意正浓,连天也似乎微醺。芳草无情,碧绿的草地上,离别的情绪早已足以令人销魂。柳树的眼睛惺忪,长条的柳枝还未习惯牵挂他人。杏花深处,我携酒樽而去,任由鸠声在前村萦绕。唯恐再度回到这片绿意盎然的天地,辜负了寻春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杏花”与“鸠声”都富有春天的象征意义。杏花常被用来象征柔美、初春的气息,而鸠声则常常与离别相联系,反映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离别的忧伤。
黄人,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感性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此诗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惆怅。
这首《高阳台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即将离别的无奈。开篇的“拾翠寒盟”即指向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但随后的描写却又将这种美好与寒冷的情感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明亮与阴暗之间游走。
诗中“苔痕锁遍朱门”一语,生动地描绘出一种被束缚的状态,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而“远山约略逞愁黛”则通过远山的轮廓,传递出深沉的忧愁,仿佛在提醒诗人,不论外界的美好,内心的愁思却难以消散。最后,诗人在“杏花深处携樽去”时的自由与随性,却又因“怕重来绿到天涯,辜负寻春”而显得无奈,表达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交织,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无常,令人深思。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生命的珍惜与对离别无奈的情感,呈现了人与自然、时间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中“苔痕锁遍朱门”意指什么?
A. 门前有很多青苔
B. 门被锁住了
C. 青苔覆盖了门,象征被束缚
“杏花深处携樽去”中的“携樽”指什么?
A. 带着酒樽
B. 带着食物
C. 带着朋友
诗中“怕重来绿到天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春天的珍惜与忧虑
C. 对过去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