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文章》

时间: 2025-05-11 19:23:07

诗句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23:07

原文展示: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

白话文翻译:

文章本来就是由天赋而成,只有那些高明的手才偶然获得它。文章清新而无瑕疵,怎么还需要人为的雕琢呢?你看看古代的彝器,精巧与拙劣都不需要人为的修饰。汉代的文章和先秦的文章,已经大大不同,风格也各有千秋。那么,外族的文人又是什么样的呢?他们的文章如同豪竹与哀丝杂糅在一起。后来的夔(古代乐师)再也没有作曲,千年之后又有谁可以与之相比呢?

注释:

  • 文章:文辞、文章。
  • 天成:自然生成。
  • 妙手:高明的技艺。
  • 粹然:纯粹自然的样子。
  • 彝器:古代的祭器,象征着古代文化的精华。
  • :指汉代,先秦指的是秦之前的历史时期。
  • 胡部:指外族的文人。
  • 后夔:指后来的乐师,夔是古代著名的乐师。
  • 千载:千年,形容时间之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渔隐,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及散文家。他的诗歌以爱国主义为主题,作品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陆游晚年,他在诗中探讨了文章的本质,表达了对古代文学的敬仰与对后世文学创作的担忧,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文化衰退的忧虑。

诗歌鉴赏:

陆游的《文章》以简练的语言探讨了文章创作的本质,强调了天赋与自然的重要性。首句“文章本天成”开篇即指出文章的自然性,这种观点反映了陆游的哲学思考,认为真正的文章并非刻意雕琢,而是天成之作。接着,他通过“妙手偶得之”来表达文章创作的偶然性,强调创作者的技艺与灵感。

在随后的诗句中,陆游以古彝器的巧拙对比来说明文章的纯粹和真实。他认为,古代的文章与现代的文章相比,失去了淳朴的风格,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切怀念和对现代创作的失望。诗中提到的“胡部”则暗示外族文化的影响,这种杂糅使得文学的纯粹性受到影响,令人唏嘘不已。

最后,陆游通过“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表达了对未来文学的无奈与失望,感慨千年之后,真正的文人才子何其稀少,仿佛在预言着文化的衰落。这首诗寄托了陆游对文化、历史的深刻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文章本天成:强调文章的自然属性。
  2. 妙手偶得之:创作是偶然的灵感和技巧结合。
  3. 粹然无疵瑕:真正的文章是纯粹的,没有瑕疵。
  4. 岂复须人为:不需要人为的雕琢。
  5. 君看古彝器:通过古器物的对比引入,象征古代文化。
  6. 巧拙两无施:强调古器物的自然美。
  7. 汉最近先秦:说明历史发展的阶段。
  8. 固已殊淳漓:强调汉代与先秦的风格差异。
  9. 胡部何为者:外族文化的影响。
  10. 豪竹杂哀丝:比喻外族文化的混杂。
  11. 后夔不复作:感叹古代才子的稀缺。
  12. 千载谁与期:对未来的无奈与失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文章比作古代器物,强调其本质。
  • 对仗:如“巧拙两无施”,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用“千载”来形容时间的漫长,表达对未来的无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古代与现代文学的对比,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对未来文学创作的失望,体现了陆游对文化衰落的深切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彝器:象征古代文化的精华与纯粹。
  • 豪竹:象征外族文化的复杂与混杂。
  • 哀丝:与豪竹形成对比,暗示悲哀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文章本天成”是什么意思?

    • A. 文章需要人造才好
    • B. 文章是自然生成的
    • C. 文章很复杂
    • D. 文章需要技巧
  2. “后夔不复作”中的“夔”指的是?

    • A. 文章
    • B. 乐师
    • C. 诗人
    • D. 文人
  3. 诗中所说“胡部”是指?

    • A. 古代文化
    • B. 外族文化
    • C. 汉代文化
    • D. 先秦文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都在诗中表达了对文化的关注,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描写国破家亡来反映社会动荡,而陆游则更侧重于文化的传承与衰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均有忧国忧民之情,但表现形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陆游诗文集》
  2. 《宋诗鉴赏辞典》
  3. 《唐宋诗词选》

相关查询

寄兆上人 寄昭文馆陈学士 寄希昼 寄刘处士 寄登封宰韩殿丞 吊长禅师 答宇昭师 六一堂 回龙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烟稀少 弋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包含微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东敲西逼 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芥虿 谋臣似雨,猛将如云 川字旁的字 鹰瞬 隙驹 亿垓 包含劾的词语有哪些 柘枝娘 有目共赏 黹字旁的字 公规密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