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3:1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13:38
亭亭虚心植,冉冉繁阴布。 既掩猗兰砌,还覆莓苔路。 卷舒今自知,衰荣随所寓。 默契方在兹,临轩挹清醑。
高高直立的芭蕉树,心是空的,枝叶茂盛地展开。 它的阴影覆盖了美丽的兰花台阶,也遮蔽了长满苔藓的小路。 芭蕉叶的卷曲和展开,现在只有它自己知道,它的兴衰荣枯都随着它所在的地方而变化。 我们之间的默契就在这里,我站在窗前,品尝着清酒。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芭蕉树的形象,通过芭蕉的生长状态和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诗中芭蕉的形象可能隐喻了诗人自己的心境和人生观。
这首诗通过对芭蕉树的描绘,展现了其高耸、茂盛的形态,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诗中“亭亭虚心植,冉冉繁阴布”描绘了芭蕉的高大和枝叶的茂密,而“既掩猗兰砌,还覆莓苔路”则进一步展现了芭蕉树荫下的美丽和幽静。后两句“卷舒今自知,衰荣随所寓”表达了诗人对芭蕉生长变化的观察和感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随遇而安的态度。最后一句“默契方在兹,临轩挹清醑”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欣赏和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芭蕉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强调了随遇而安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亭亭虚心植”描绘了芭蕉的什么特征? A. 高耸直立 B. 枝叶茂盛 C. 心是空的 D. 阴影广泛
“既掩猗兰砌,还覆莓苔路”中的“猗兰”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兰花 B. 芭蕉树 C. 苔藓 D. 清酒
诗中“卷舒今自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芭蕉叶的卷曲和展开只有它自己知道 B. 诗人对芭蕉的观察 C. 芭蕉的兴衰荣枯 D. 诗人与自然的默契
答案:1. C 2. A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