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5:2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5:29:52
送裴阐(得归字)
作者: 皇甫冉 〔唐代〕
道向毗陵岂是归,
客中谁与换春衣。
今夜孤舟行近远,
子荆零雨正霏霏。
这条通往毗陵的路,真的是要回家吗?
在客居他乡,谁能和我一起换上春天的衣裳?
今夜我孤舟行驶在近与远之间,
只听得荆州的细雨正淅淅沥沥下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毗陵,代表着归乡的渴望,而客中换春衣则暗示着对家乡春天的怀念。诗中所描绘的细雨意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归属感的追求。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诗风清新,擅长描绘自然和抒发情感。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客居他乡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异乡生活的孤独感。诗中通过对春天衣物的渴望,展现了对家乡温暖气候的怀念。
《送裴阐(得归字)》是一首反映诗人旅途孤独感与归乡愿望的作品。全诗四句,简练却意蕴深远。首句“道向毗陵岂是归”,开篇即抒发了对回归故乡的疑惑。毗陵作为一个地名,象征着归属感,而“岂是归”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迷惘,仿佛在说,即使路再近,也难以回到心中那个温暖的地方。
“客中谁与换春衣”,这一句中“客中”的孤独感愈发明显,诗人身处他乡,渴望着能与人共享春天的温暖与生机,但现实却是孤身一人,使得这份渴望更加沉重。春衣的意象既是对温暖的向往,也隐喻着人际关系的温暖。
“今夜孤舟行近远”,孤舟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漂泊的无助,行近远间,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艰难。最后一句“子荆零雨正霏霏”,细雨的意象不仅增添了诗的氛围,更加深了诗人心中的惆怅与思乡之情。细雨霏霏,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与内心的孤独,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归属感的追求,反映了人类普遍的思乡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毗陵”是指哪里?
诗中“孤舟”象征什么?
“今夜孤舟行近远”中的“近远”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唐代诗人们普遍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自然景象映射内心情感,展现了唐诗的共通主题。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