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5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52:04
雍丘遇雨
日暮风雨急,逆水舟难牵。
波波入杞国,悄悄谁忧天。
阗阗陂中雷,幂幂堤外烟。
骤然沃大热,蒸饫如炊煎。
饮水徒胀满,渴喉殊未蠲。
摇篷已烦倦,汗额常不乾。
如何一席地,长少皆在前。
衣巾不敢去,又以礼数缠。
安得化严石,两胫没流泉。
每暑起此念,念之凡几年。
终当逐逸志,奚必事华颠。
夕阳西下,风雨急促,逆风而行的船难以操控。
波涛汹涌,仿佛涌入杞国,静静地,谁又在忧虑天命呢?
远处雷声轰鸣,烟雾弥漫在堤岸之外。
突然的暴雨,仿佛在灼烤大地,蒸腾着热气,如同炊煎的食物。
饮水只能让人感到腹胀,口渴的喉咙却仍然没有得到缓解。
摇动船篷已经感到疲倦,额头上的汗水常常不干。
如何在这片土地上,长久地栖息,眼前的事物总是稀少。
衣服和巾帕不敢离去,礼数的束缚令我难以自持。
我如何能化身为坚硬的石头,让我的双腿沉入流泉之中?
每到夏天,我总是有这样的念头,思念已久。
最终我将追逐我的志向,又何必事事追求繁华的顶峰呢?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云峰,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雍丘时节,正值夏季,诗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内心感受到的无奈与烦恼,反映了自然对人生活的影响,以及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思。
《雍丘遇雨》通过描绘突如其来的风雨和诗人内心的烦闷,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诗的开头“日暮风雨急,逆水舟难牵”,以强烈的动感揭示了自然的无情和人类的渺小,随后的“波波入杞国,悄悄谁忧天”,更是将情感的转折带入一种沉思的境界,表现了对生活的感喟。
从“阗阗陂中雷,幂幂堤外烟”到“骤然沃大热,蒸饫如炊煎”,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那种雨后的蒸腾和不适。尤其是“饮水徒胀满,渴喉殊未蠲”,透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人类需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
整首诗在表达自然气候影响的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现实困境的思考。结尾“终当逐逸志,奚必事华颠”更是表明了诗人对追求自由与内心宁静的向往,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风雨与个人的烦恼,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表现出诗人在逆境中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杞国”象征着什么?
a) 远方的理想
b) 自然的威力
c) 生活的困扰
“饮水徒胀满,渴喉殊未蠲”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满足感
b) 无奈与渴望
c) 厌倦与疲惫
诗的最后一句“奚必事华颠”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自由的向往
c) 对礼数的重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