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2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21:42
示子聿
作者:陆游 〔宋代〕
我钻故纸似痴蝇,汝复孳孳不少惩。
父子更兼师友分,夜深常共短檠灯。
我如同痴迷的苍蝇,钻研着那些古老的书籍;而你却依然孜孜不倦,毫不警惕。
我们不仅是父子,还有师友的关系,深夜里常常一起在微弱的灯光下读书。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学习的执着态度,以及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陆游在诗中表达了父子共读书的快乐和对知识的追求,这在古代诗词中是一种常见的主题。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以爱国、抒情和描写生活见长,风格朴实而情感真挚。陆游多次参与科举,仕途坎坷,终身心系国家大事。
《示子聿》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作为父亲对儿子的教诲之情和对知识的热爱。诗中展现了父子间的学习氛围,体现了陆游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后代的期望。
陆游的《示子聿》不仅是一首父子共读的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教育情感的作品。诗开头以“我钻故纸似痴蝇”自谦,表现了作者对古籍的痴迷与执着,生动地描绘出他在学术上不懈努力的姿态。而“汝复孳孳不少惩”则表达了对儿子的期待,期望他能够勤奋学习,不要轻易放弃。两句的对比中,既有对自己学习态度的反思,也有对儿子学习热情的激励。
后两句“父子更兼师友分,夜深常共短檠灯”则展现了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学习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陆游将父子关系与师友关系相结合,强调了知识传承的意义。这种情感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家庭观念,也体现了古代对教育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展示了陆游作为父亲对儿子寄予的殷切期望,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之余,也能感受到浓厚的亲情与教育的力量。
整首诗围绕知识的追求和亲情的表达,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教导与期望,同时也传达了对学习的热爱和对教育的重视。
“我钻故纸似痴蝇”中的“故纸”指的是什么?
A. 新书
B. 古籍
C. 小说
D. 报纸
诗中表达的父子关系是什么样的?
A. 生疏
B. 亲密
C. 对立
D. 冷淡
“夜深常共短檠灯”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热闹
C. 学习的坚持
D. 疲惫
答案: 1. B 2. B 3. C
陆游的《示子聿》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表达了对知识的重视和对生活的思考,但陆游更侧重于个人与家庭的教育情感,而白居易则更关注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变化。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均传达了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