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3:4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3:43:01
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
牙齿欲落真可惜。
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烜赫。
集贤学士如堵墙,
观我落笔中书堂。
往时文采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
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
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人感慨自己年纪渐长,白发早生,牙齿也开始松动,感到非常可惜。他回忆起曾经在蓬莱宫献上的三首赋,觉得那时候的声名显赫令人自怪。如今,他的才华在众多贤士中毫无特别,落笔于中书堂的情景也让他觉得十分渺小。往昔因文采吸引主人的关注,而如今却只能在饥寒交迫中求生存。晚年时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年轻人,表面上与他们交谈,心中却暗自愁苦。最后,他向世上的人们表达谢意,希望大家不必在意彼此的好恶。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深厚的社会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著称,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创作背景: 《莫相疑行》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他生活困顿、身世多舛之时。社会动荡加之个人失意,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人际关系的哲理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光辉与晚年的困境,展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迁。诗中反复提到的“白发”、“牙齿欲落”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老去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惋惜。而“忆献三赋蓬莱宫”则是对自己曾经成就的回忆,体现了杜甫对过往辉煌的怀念。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是对过去的自恋和怀念,另一方面是对当前生活的悲凉与失落。最后一句“寄谢悠悠世上儿”则是一种宽容与释怀,表现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淡然态度。整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生命运和社会人情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人生的回顾,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与包容。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蓬莱宫”象征什么?
A. 理想与成就
B. 现实困境
C. 诗人的家乡
D. 朋友的聚会
诗人对年轻人的态度是?
A. 轻视
B. 期待
C. 嫉妒
D.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莫相疑行》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前者更关注个人的失落与人际关系的宽容,而后者则强调享受当下、纵情人生的态度,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