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2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24:50
如梦令
朱敦儒 〔宋代〕
一夜蟠桃吹坼。刚道有人偷折。
幸自没踪由,无奈蝶蜂胡说。
胡说。胡说。方朔不须耳热。
一夜之间,蟠桃树的花瓣纷纷落下。刚说有人偷摘了桃子,
幸好那人没有留下痕迹,却无奈让蝴蝶和蜜蜂胡乱议论。
胡说,胡说,方朔不必在意这些闲言碎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蟠桃”源于《山海经》等古典文献,传说是西王母所种的仙桃,吃了可以延年益寿。方朔在《史记》中被称为方士,常用来指代对待世俗闲言的态度。
作者介绍:
朱敦儒,宋代词人,擅长婉约词风,与李清照、陆游等人齐名。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如梦令》创作于诗人生活的某个特定时刻,表现了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名利和闲言的态度。
《如梦令》是一首充满恬淡情绪的词作,诗人通过蟠桃花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世俗闲言的淡然态度。首句“一夜蟠桃吹坼”描绘了春夜的静谧与美丽,蟠桃的花瓣如梦般飘散,给人一种瞬息万变的美感。接下来的“刚道有人偷折”则引入了对他人言论的关注,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逐和对非议的敏感。最终,诗人以“方朔不须耳热”来回应这些闲言,显示出一种洒脱的态度,强调对外界纷扰的无所谓。
整首词的情感基调从对美的向往转为对流言的超然,彰显了诗人对生活的洞察和对内心的把握。朱敦儒以简练的语言呈现出复杂的情感,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一夜蟠桃吹坼。”
描绘夜间的静谧与花瓣的飘落,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刚道有人偷折。”
提及偷摘的传言,体现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人情世故的敏感。
“幸自没踪由,”
说明偷摘者并未留下痕迹,表达了一种侥幸和安慰。
“无奈蝶蜂胡说。”
反映了他人闲言的无奈,暗示对流言蜚语的无力感。
“胡说。胡说。”
重复的词语加强了对流言的否定,表现出一种轻松的态度。
“方朔不须耳热。”
用“方朔”来比喻,强调不必在意外界的评价,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流言蜚语的淡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从容与超然。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蟠桃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的“胡说”重复几次?
方朔在诗中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感情的细腻思考,但更侧重于对往昔的怀念与感伤,而朱敦儒则以轻快的语调呈现对流言的无所谓,风格上具有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