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8:00
皇帝二十有三祀,岁在癸卯月建已。
万人一口呼太平,欢动朝廷真御史。
御史献言职所司,以言得罪焉敢知。
伤威纵敌愤所切,高位可复贪牖尸。
一封朝奏天子圣,贵人惨懔惊名姓。
我皇大度古来无,特蒙褒许更成命。
爱公宿学慕公久,心倾此事尤頫首。
公昔释褐岁壬辰,九重忧旱求直臣。
謇辞论列刘给谏,先贤后哲同超伦。
眼中再见朱云人,延英但少张将军。
魏公妩媚作何语,沈沈温室不可闻。
公身决为当世用,公文岂独吾曹诵。
更须湔剔谋本根,廓清六合安鸾凤。
这首诗写的是皇帝在位二十三年,癸卯年正是春天的开始。众人齐声欢呼,朝廷上充满了太平的气氛,而真御史的存在正是这一切的保障。御史提出建议,担心会因此得罪他人,心中难免忐忑。面对敌人的愤怒,权势高的人也有可能贪婪地追求私利。
一封奏章呈上天子,贵人们惊慌失措,名声受到威胁。我皇帝的宽宏大量是古今罕见的,特别受到褒奖,命令已然下达。我一直仰慕您,心中所想的事情尤为迫切。公曾在壬辰年放下官职,曾为朝廷忧虑旱灾而求贤直臣。您用谏言列举刘向的事迹,先贤与后哲都在此中超越了常人。
再见到朱云,感慨延英少了张将军的风采。魏公的言辞如同美丽的花朵,却如同在温室中无法传达真实。您的身影成为当世的栋梁,您的文章不仅仅是我们所诵读的。更需要洗净心中杂念,才能清楚地治理国家,安定天下。
黄文琛,清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风格多样,常表现出对时政的关注及对理想官员的推崇。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朝廷稳定、社会安宁之时,诗人通过对御史的赞美,寄托了对明君与良臣的期望。
这首诗以叙述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对晋江御史陈公的敬仰之情。诗的开篇即提到皇帝在位已久,百姓欢声雷动,预示着国家太平的景象。御史作为政府的监督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诗人对御史的尊敬和期望,体现了他对理想官员的向往。
在后面的部分,诗人通过回忆御史以往的事迹,表达了对其过往奉献的钦佩。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和典故,增加了诗的深度,使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忧虑,尤其是在面对权力与贪欲的冲突时,诗人呼吁需要“湔剔谋本根”,即要洗净内心的杂念,保持清白与正直。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铿锵,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政治的思考与道德追求。
诗歌主题围绕对理想官员的推崇与对当政者的期望,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关注以及希望通过正直、清明的官员来实现太平盛世的愿景。
诗中提到皇帝在位多少年?
御史在诗中担心什么?
诗人对皇帝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