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0:12
过南城县麻姑山 崔橹 〔唐代〕
似前如却玉堆堆,薄带轻烟翠好裁。 斜倚兔钩孤影伴,校低仙掌一头来。 盘疑虎伏形难写,展认龙拏势未回。 惊讶昔人曾羽化,此中争不接瑶台。 诗手难题画手惭,浅青浓碧叠东南。 尘愁世界忙心在,霞伴神仙稳梦酣。 雨涕自悲看雪鬓,星冠无计整云篸。 家风负荷须名宦,可惜千峰绿似蓝。 差烟危碧半斜晖,何代仙人此羽飞。 高袖镇长寒柏暗,古祠时复彩云归。 红尘鞭马颜将换,碧落骖鸾意有违。 声利系身家系念,今生辜负六铢衣。
仿佛是前又像是后的玉堆堆,薄薄的带着轻烟的翠色好似精心裁剪。 斜斜地倚靠着兔钩,孤独的影子相伴,比仙掌还要低一头。 盘旋的样子像是虎伏,形态难以描绘,展开来像是龙抓,气势还未回转。 惊讶于古人曾在这里羽化,这里难道不连接着瑶台吗? 诗人的手难以描绘,画家的手也感到惭愧,浅青浓碧交叠在东南。 尘世的忧愁让世界忙碌,心却在这里,与神仙相伴的霞光中安稳地梦酐。 泪水如雨自悲地看着白发,星冠无法整理云篸。 家风需要承载名声和官职,可惜千峰绿得像蓝。 差烟和危碧中半斜的余晖,不知是哪一代的仙人在这里羽飞。 高袖镇住长寒的柏树暗淡,古祠时常有彩云归来。 红尘中鞭马,容颜将改变,碧落中骖鸾,意愿有所违背。 声利束缚着身体和家念,今生辜负了轻盈的六铢衣。
作者介绍: 崔橹,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山水田园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崔橹游历南城县麻姑山时所作,通过描绘山景,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
这首诗以麻姑山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景的神秘与美丽。诗中“似前如却玉堆堆”等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山峰描绘得如玉堆叠,如仙掌低垂,形象生动。诗人通过对山景的描绘,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超脱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麻姑山的描绘,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超脱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玉堆堆”形容的是什么? A. 山峰 B. 云彩 C. 玉石 D. 树木
“兔钩”在诗中比喻的是什么? A. 山峰 B. 云彩 C. 玉石 D. 树木
诗中提到的“瑶台”是指什么? A. 仙人居住的地方 B. 山峰 C. 云彩 D. 玉石
“六铢衣”在诗中比喻的是什么? A. 轻盈的仙衣 B. 山峰 C. 云彩 D. 玉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