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时间: 2025-05-20 18:09:21

诗句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

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

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

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

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8:09:21

原文展示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周密 〔宋代〕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
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
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
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
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送别陈君衡时的情景与感受。首先描写了盛大的场面,旌旗招展,车马朝天,平沙之上,仿佛天空都低沉下来。接着提到对方佩戴的宝带金章,显得十分尊贵,然而在风中,帽子却微微倾斜,似乎暗示着离别的伤感。诗人回忆两人曾经游历的秦关和汴水,想要把这些美好的回忆化为新诗。然而,尽管有着英勇的气概与乐器的声响,骏马和名姬的豪情,酒酣之际也难掩对燕山雪的感慨,正值寒冬时节,河面冰封,晨曦中云彩飞舞。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感慨江南的归属,似乎没有人再记得他的归来。东风渐渐吹绿了西湖的柳树,雁群已归,而人却未能回到故乡,最令人难以释怀的还是那折尽梅花的情感,难以寄托的相思之情。

注释

  • 照野:照亮原野。
  • 旌旗:战旗。
  • 平沙万里:平坦的沙滩,形容辽阔的场面。
  • 宝带金章:指高官厚禄的标志。
  • 茸帽:古代官员的帽子,带有装饰。
  • 秦关、汴水:指代著名的地理位置,象征着离别与怀念。
  • 酒酣:酒喝得正酣畅。
  • 燕山雪:指燕山地区的雪,象征着严寒。
  • 东风渐绿:春天的风吹绿柳树,象征春回大地。
  • 折尽梅花: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折尽则表达了情感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密,字公谨,号梅谷,宋代词人,著有《词品》等,擅长词作,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送别友人陈君衡时,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祝福以及自己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开头几句以宏大的场面描写引入,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仿佛在送别一位重要的贵客。随着词句的发展,诗人逐渐转向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既有对友人前途的祝福,也有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诗中的意象如“燕山雪”、“西湖柳”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产生共鸣。尤其是最后几句,诗人以“折尽梅花”作为情感的高潮,传达出强烈的思念之情与无奈,深刻而动人。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周密作为词人的深厚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描绘出送别时气氛的宏伟,旌旗高扬,车马齐发,广袤的沙滩上,天空仿佛也因离别的沉重而低垂。
  • 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对方的尊贵身份与离开的情景交织,帽子微倾似乎暗示着离愁。
  • 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回忆与友人一起游历的地方,渴望将美好的记忆化为诗篇。
  • 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即使有豪情万丈的旅程与美好的事物,心中仍难掩离别的忧伤。
  •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酒酣之际,仍感到寒冷,象征着内心的孤独,景色的凛冽。
  • 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年老时光流逝,感叹江南再无人惦记自己的归来。
  • 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春风拂柳,雁归故里,自己却依然未能归去,暗示着失落与无奈。
  •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情感的高潮,以梅花象征思念,表达出难以寄托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梅花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 拟人:如“东风渐绿”,使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送别的场景,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深刻的友谊与对故乡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旌旗:象征着荣耀与离别的庄重。
  • 宝带金章:代表着地位与成就。
  • 燕山雪:象征着严寒和孤独。
  • 西湖柳:春天的象征,代表着希望与归属。
  • 梅花:象征坚韧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秦关”和“汴水”象征什么?

    • A. 乡愁
    • B. 友谊
    • C. 离别
    • D. 旅行
  2. “东风渐绿西湖柳”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离别的悲伤
    • C. 友人的归来
    • D. 诗人的孤独
  3. 诗人用“折尽梅花”来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思念
    • C. 离别
    • D. 成就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同样描绘了送别的情景与感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思念兄弟的情感,情感深厚。

诗词对比

  • 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vs 李白《送友人》
    • 两首诗都表现了送别的情感,但周密更注重环境描写和内心感受,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演武场看射 红梅次韵二首 其二 红梅次韵二首 其一 初春雪霁偕友人赵二安鸥亭小集 次友人舟泊申浦元韵 瓶菊 和友人顾某新制草席元韵 三学院 金缕曲 见金绳武《评花仙馆词 题词》 虞美人 见《词综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干果 旁边 万字的繁体字怎么写?万字繁体书写技巧与规范解析 尖言尖语 哈的笔顺怎么写?这份哈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黄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麤易 些时 父字头的字 惊心褫魄 七孔八洞 高字旁的字 魂祈梦请 母字旁的字 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陋俶 齐的偏旁有哪些字?这份超全齐字旁汉字清单送给你_汉字偏旁学习 10笔的字有哪些_10笔画汉字大全及详细解析 杏雨梨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