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7:08
满庭芳
淮叶缤纷,江烟浓淡,别尊同倒寒晖。
未逢春信,霜露惹征衣。
往事元无是处,无须待回首知非。
春鹃语,从来劝我,常道不如归。
家山,何处近,江楼帘栋,夕卷朝飞。
问西江笋蕨,何似鲈肥。
且置华胥旧梦,忘言处千古同时。
君知我,平生心事,相契古来稀。
满庭芳
淮水边的树叶纷纷落下,江面上的雾气时浓时淡,酒杯一同倒映着寒晖。
春天的信号尚未到来,霜露使我的行装增添了寒意。
往昔的事情本来无处可寻,不必等到回首时才知错对。
春天的杜鹃叫声,一直劝我,常说不如回家。
家乡,在哪里近呢?在江边的楼阁,帘子随夕阳卷起,清晨又飞扬。
问那西江的笋和蕨菜,哪里能比得上鲜美的鲈鱼。
且将华胥的旧梦放下,忘记那些言语,千古如一时。
你知道我,平生心事,相知的人古来稀少。
陈瓘,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思乡之情为主。
此诗写作于诗人旅途或生活中的某个时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往事的回顾与反思,融入了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满庭芳》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人生经历的思索。开篇的“淮叶缤纷,江烟浓淡”,描绘了一幅朦胧而生动的江南水乡景象,树叶的纷纷落下和江面的雾气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接着,诗人通过“未逢春信,霜露惹征衣”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对寒冷旅途的无奈。这里的“霜露”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写,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在“往事元无是处,无须待回首知非”一句中,诗人对于往事的淡然与释然,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往事如烟,无需再去追溯,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接下来的“春鹃语,从来劝我,常道不如归”则是把思乡之情推向高潮,春鹃的叫声似乎成了归家的号召,更加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无奈。
最后,诗人用“且置华胥旧梦,忘言处千古同时”来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华胥的旧梦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相契古来稀”则是对真实情感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淮叶缤纷,江烟浓淡,别尊同倒寒晖。
描写了江南的秋冬景色,淮水边的树叶纷纷落下,江面上雾气时浓时淡,酒杯映照着寒冷的阳光,营造出一幅美丽而萧瑟的画面。
未逢春信,霜露惹征衣。
诗人尚未等到春天的消息,霜露使他的行装更加寒冷,表现出一种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现状的不满。
往事元无是处,无须待回首知非。
诗人感慨往昔的种种经历,其实都已经无所谓,不必再去回顾,显示出一种对世事的洒脱态度。
春鹃语,从来劝我,常道不如归。
春天的杜鹃鸟的叫声仿佛在劝说诗人回家,表达出对故乡的深切向往。
家山,何处近,江楼帘栋,夕卷朝飞。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询问何处才算近,描绘了江边楼阁的景象,夕阳下帘子卷起,清晨又飞扬,生动而富有诗意。
问西江笋蕨,何似鲈肥。
诗人询问西江的笋蕨菜,感叹美味的鲈鱼更为可口,隐含对美好物质生活的向往。
且置华胥旧梦,忘言处千古同时。
诗人决定放下华胥的美好梦境,去追求真实的情感,强调了时间的飞逝与永恒。
君知我,平生心事,相契古来稀。
最后,诗人表白自己内心的情感,能够理解他的人少之又少,表达了孤独感与渴望理解的心情。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人生的哲思,以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通过自然与人生的对比,展现出一种淡然与怀旧的情感基调。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往事的淡然态度?
A. 春鹃语,从来劝我
B. 往事元无是处
诗中提到的“华胥旧梦”代表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生活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A. 疏离
B. 深切思念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