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4:26
过李膺墓同曼叔作
作者: 韩维 〔宋代〕
汉衰奄寺炽,威柄敢专有。
桓桓李司隶,誓夺还君手。
登门盛贤俊,破柱发奸丑。
身虽以此亡,慕者犹恐后。
我行襄之野,把酹孤冢右。
精诚有相激,泪落入卮酒。
剖心死亦仁,灭顶过何咎。
大雅称明哲,于君岂其谬。
汉朝衰微,寺庙的火焰熊熊燃烧,
谁敢独揽权柄?
桓桓的李司隶,誓言要重新夺回你的权力。
登堂作客的都是贤俊之士,
而我却揭露了丑恶的本质。
虽然我因此而失去了生命,
但崇敬我的人仍然担心未来。
我走在襄阳的原野上,
把酒洒在这孤独的坟墓旁。
真诚的心灵是相互激荡的,
泪水落入酒杯中。
即便心被剖开而死也是仁者之心,
身陷绝境又有什么错呢?
大雅之士称赞明哲之才,
对于君主的赞美岂能是错的?
作者介绍:韩维,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思考及对前贤的追慕。
创作背景:在李膺墓前,韩维怀念李膺的清白与才德,表达对政治腐败的不满及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李膺的追怀,表达了韩维对清白政治的渴望与对历史人物的崇敬。起初,诗人以“汉衰奄寺炽”开头,直接引入历史的背景,显示出对汉朝衰落的深刻思考。接着,诗中提到李膺的高洁与志向,表现出对正义与理想的追求。
在对李膺的赞美中,诗人又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的情绪,尽管李膺身已亡去,但他的精神仍然激励着后人。诗的最后,韩维用酒祭奠的意象,展现了对李膺的怀念和对理想的坚持,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体上,诗歌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当下社会的忧虑与不满。
诗词测试:
韩维在哪个朝代生活?
李膺的身份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酹”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