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减字木兰花(同前)》

时间: 2025-05-11 05:22:46

诗句

锦囊送止。

拆看篇篇珠玉喜。

大胜鱼风。

韶_宫商角徵通。

醉而强酒。

有愧多闻张子寿。

其哂由何。

刻画无盐已甚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5:22:46

原文展示:

锦囊送止。拆看篇篇珠玉喜。大胜鱼风。韶宫商角徵通。醉而强酒。有愧多闻张子寿。其哂由何。刻画无盐已甚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收到锦囊的喜悦,拆开后每一篇文章都像珠玉般珍贵。大海的风浪已经平息,音乐的韶宫、商、角、徵等乐器声也和谐流畅。虽然我醉酒了,但却感到对知识的渴求有些愧疚,因为张子寿(即张九龄)那么博学。我对此又能嘲笑什么呢?我对无盐(指无盐之歌)的刻画已经太多了。

注释:

  • 锦囊:指装有书信或珍贵物品的小袋子,象征着知识或智慧的传递。
  • 珠玉:形容文字的珍贵和美丽。
  • 大胜鱼风:形容海上的风浪平息,寓意和谐安定。
  • 韶宫、商、角、徵:古代乐器的名称,象征音乐的和谐。
  • 醉而强酒:形容醉酒后仍想追求知识。
  • 张子寿:指唐代政治家、诗人张九龄,以博学闻名。
  • 无盐:指《无盐之歌》,形容对某种事物的过度描绘。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沈瀛,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博学多才著称。其诗多描写山水、音乐、人生感悟。
  •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沈瀛对学问和艺术的追求,他在文化交流中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借此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学问的钦佩。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友人的怀念。开头的“锦囊送止”暗示了知识的传递,揭示了诗人对学习的重视。接着,诗人用“珠玉”形容文字的珍贵,表现出对文化的尊重和向往。随后,诗中提到的“韶宫商角徵通”,通过音乐的和谐,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然而,诗人又在醉酒中感到对知识的愧疚,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人深思。张子寿的博学让他感到自愧不如,反映出诗人对学问的渴求与对自我的反省。最后一句“刻画无盐已甚多”,则是对自己创作的谦虚自省,体现了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与对自我限制的认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对音乐、知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锦囊送止”:象征知识的到来。
    • “拆看篇篇珠玉喜”:喜悦于美好的文字。
    • “大胜鱼风”:隐喻风平浪静的和谐状态。
    • “韶宫商角徵通”:描绘音乐的和谐美妙。
    • “醉而强酒”:醉酒中感到对知识的渴望。
    • “有愧多闻张子寿”:自愧不如于博学的朋友。
    • “其哂由何”:对自己的追求与自嘲。
    • “刻画无盐已甚多”:对作品过度描述的反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文字比作珠玉,突出了其珍贵性。
    • 对仗:如“韶宫商角徵通”,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语:对自我追求的谦虚表达。
  • 主题思想:诗歌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求与对友谊的珍视,通过对自我的反思,表达了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意象分析:

  • 锦囊:象征智慧的传递。
  • 珠玉:象征文字的美好。
  • 音乐:体现和谐与安宁。
  • 醉酒:表达追求知识时的迷醉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锦囊送止”意指: A. 送信的情景
    B. 知识的传递
    C. 朋友的到来

  2. 诗中提到的“韶宫商角徵通”主要表达: A. 音乐的和谐
    B. 自然的美丽
    C. 生活的繁忙

  3. “有愧多闻张子寿”的意思是: A. 自愧不如于博学的朋友
    B. 对朋友的敬佩
    C. 对自己成就的自豪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对比沈瀛的《减字木兰花》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皆表达了对友谊和知识的追求,但沈瀛更侧重于音乐和和谐的描绘,而李白则注重对孤独和乡愁的表现。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沈瀛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江月(茶) 木兰花令 木兰花令 两同心 鹧鸪天(重九日集句) 归田乐引 西江月 薄薄酒二章 逍遥乐 题子瞻枯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彑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泰山压卵 包含簸的词语有哪些 醉酒饱德 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鼎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重此抑彼 方字旁的字 禽兽行 没没无闻 局滞 漫天大谎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迂薄 包含蜚的成语 倾侧 俭薄不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