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5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58:54
生查子 春感
作者:王夫之 〔明代〕
梨花一片飞,飞落春衫袖。
莫漫爱馀香,春去君知否。
青郊骢马儿,浪醉旗亭酒。
不是不催归,宝鞭在君手。
梨花轻轻飘落,落在春天的衣袖上。
不要沉迷于那残留的香气,春天过去了你可知道吗?
郊外的骢马儿,正醉在旗亭的美酒中。
并不是不想催你回去,宝鞭在你手中啊。
该诗的内容没有直接的历史典故,但“梨花一片飞”可与“梨花”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表现春天的美景和短暂,富有诗意的意象相联系。此外,诗中提到的“青郊骢马”与“旗亭酒”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洒脱与惬意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东,号湘山,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诗人。他主张理学,倡导人文精神,作品多涉及哲理、自然及人情等主题。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春季,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抒发对春天的感慨与思考,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生查子 春感》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词作,诗中通过梨花的飘落和春天的离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开篇的“梨花一片飞”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轻盈的花瓣飘落在衣袖上,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接下来的“莫漫爱馀香”,则告诫人们不要沉迷于过去的美好,因为春天已经过去,时间不等人。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青郊的骢马和酒亭的场景,展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骢马的“浪醉”与饮酒的场景,传达出一种对生活享受的追求,象征着在美好时光中尽情释放自我。然而,最后一句“不是不催归,宝鞭在君手”则暗示着对生活的责任与归属,尽管享乐,但归去的时刻终将来临。
整首词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人对春天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短暂与珍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及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人生的短暂与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梨花”象征什么?
A. 夏天 B. 春天 C. 秋天
“青郊骢马儿,浪醉旗亭酒”中的“浪醉”是对谁的描写?
A. 马 B. 酒 C. 诗人
诗中提到的“宝鞭”象征什么?
A. 享乐 B. 归属与责任 C. 春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