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竹枝词 其五》

时间: 2025-04-29 13:25:00

诗句

啮臂盟深记昨宵,九龙人远水迢迢。

春光泄却情如海,一枕沧浪意也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5:00

原文展示:

啮臂盟深记昨宵,
九龙人远水迢迢。
春光泄却情如海,一枕沧浪意也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昨日誓言的深刻记忆,虽然与心爱之人相隔千里,春日的美好景色似乎也无法覆盖心中的思念与忧伤,最终只能在一枕波涛中感到无尽的消逝和失落。

注释:

  • 啮臂盟:指的是古代结拜兄弟时,互相咬臂立誓的仪式,象征着深厚的情谊。
  • 九龙:指代远方的人,隐喻距离的遥远。
  • 春光泄却:春天的光景流逝,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和情感的流失。
  • 情如海:情感深厚如同大海,广阔而深沉。
  • 沧浪:指的是大海,也可以象征着人生的波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洸,近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但他在诗歌中常以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物,以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

《竹枝词》系列诗歌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爱情和友情的思考,其中这一首特别表现了对远方挚友的思念与对往昔时光的追忆,背景或与李洸的个人经历有关。

诗歌鉴赏:

这首《竹枝词 其五》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爱情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啮臂盟深记昨宵”,即刻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回忆起那种深厚的誓言。接着提到“九龙人远水迢迢”,不仅描绘了距离的遥远,更加深了情感的孤独感。这里,九龙不仅是地理的象征,更是情感的代名词,远隔千里让人倍感惆怅。

而后两句“春光泄却情如海,一枕沧浪意也消”则通过春天的美好景象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虽春光明媚,却掩盖不了心中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在这里用“沧浪”象征了人生的无常,暗示着人们在经历岁月后,往往会感到情感的消逝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深刻而细腻,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那种深刻而又遥远的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啮臂盟深记昨宵:开头一句直接提到誓言的深刻记忆,暗示着过去的情谊。
  2. 九龙人远水迢迢:表现与心爱之人之间的距离,情感的遥远和孤独。
  3. 春光泄却情如海:春光虽美,却无法掩盖心中的情感波澜。
  4. 一枕沧浪意也消:在无尽的波涛中,内心的情感也随之消逝,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大海,形象而深刻。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春光、沧浪等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和爱情的追忆与思念,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厚及因距离而产生的无奈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啮臂盟:象征深厚的友情。
  • 九龙:距离与思念的象征。
  • 春光:美好而易逝的时光。
  • 沧浪:人生的波折与情感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啮臂盟”指的是: A. 结拜誓言
    B. 远方的朋友
    C. 美好的春日
    D. 大海的波涛

  2. 诗中提到的“九龙”象征: A. 友谊
    B. 距离
    C. 春天
    D. 思念

  3. “一枕沧浪意也消”中的“沧浪”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春光
    B. 人生的波折
    C. 深厚的情感
    D. 远方的山川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人的思念,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更为豪放,而李洸则显得更加细腻和内敛。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洸诗集解读》
  • 《竹枝词的文化内涵研究》

相关查询

诵书示子聿 物有可叹者因戏作数语以识之 园居 春雨复寒遣怀 示友 月岩 老病 夜观秦蜀地图 闲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却之不恭 匪开头的成语 疋字旁的字 嫪连 吃闭门羹 别子 欲障 丢魂丧胆 门字框的字 豆字旁的字 砧臼 日字旁的字 人面兽心 杳不可闻 玉字旁的字 今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