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1:18
九日登高
作者: 吴性诚 〔清代〕
自笑疏慵久系匏,
恰如琴瑟柱常胶。
老腰罄折终嫌拙,
短发冠欹每见嘲。
楮叶铅刀空岁月,
芥舟杯酒滞堂坳。
关心苍赤添霜鬓,
何暇閒情问乐郊。
我自嘲懒散久了,
就像琴瑟的柱子常常粘连。
老了腰快折了,总觉得笨拙,
短发的帽子斜歪,总被人嘲笑。
纸叶和铅刀无用度过岁月,
小舟和酒在堂前滞留。
关心的事让我的白发增添,
哪里有闲情去问乐趣的郊外?
本诗中涉及了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比如琴瑟、纸、酒舟等,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琴瑟常用来比喻和谐美满的家庭,而这里的“常胶”则反映了生活的琐碎与烦恼。同时,诗中的“苍赤”暗指白发与忧愁,是对人生老去的深刻感悟。
吴性诚,清代诗人,生于19世纪,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诗作中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九日登高》是在重阳节即将来临时写的,重阳节是登高的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健康。诗人在这一节日中,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个人的衰老,借此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九日登高》以其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苦闷。诗人自嘲的语气中透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自我反思,既有对岁月流逝的叹息,也有对生活琐事的困扰。开头两句“自笑疏慵久系匏,恰如琴瑟柱常胶”,轻巧地运用比喻,将懒散与生活的无奈形象化,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对老态的描述愈发显露,尤其是“老腰罄折终嫌拙,短发冠欹每见嘲”,让人感受到一份对岁月的无情与自我的嘲讽。这种情感的层次感在后面的“楮叶铅刀空岁月,芥舟杯酒滞堂坳”中得以深化,暗示了生活的单调与无趣。
最后几句“关心苍赤添霜鬓,何暇閒情问乐郊”,不仅是对自己的告诫,也是对外界的冷漠回应,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力与沉重。整首诗在忧伤中又透出一丝自嘲,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这首诗通过个人的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岁月流逝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追求快乐与和谐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老腰罄折”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琴瑟”象征什么?
《九日登高》与杜甫的《登高》同样以登高为题材,但吴性诚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流露,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失落。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