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6:38
雨中看山
下直常扃关,轩窗四绕山。
时时看青翠,长此对孱颜。
山色朝朝见,未睹真山面。
一朝风雨来,气象千万变。
变态竟若何,缕缕起微波。
须臾潮汐涌,又或露青螺。
露处忽已没,有无皆恍惚。
迷离山叠山,云与山俱活,
却就连天浪,摹拟山形状。
清风飒尔吹,依旧山容放。
瞥见叹观止,徐徐思至理。
君子蕴经纶,不测总如此。
当其无事日,岂有异人术。
遇合会风云,虎变应彷佛。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雨中观赏山景的情景。常常关上门窗,四面环山,时不时欣赏那青翠的山色,久而久之,心情也显得苍白。山的色彩每天都能见到,却从未见过真正的山的面貌。某一天风雨袭来,气象瞬息万变。变化究竟如何,细波缕缕升起。片刻间潮汐涌动,或隐约露出青螺。那露水一下子就消失了,有与无都变得朦胧。山的层叠在迷离中,云与山似乎共存,而连同天空的波浪也模仿着山的形状。清风轻轻吹来,山的容貌依旧展现。偶尔一瞥,令人叹息,慢慢思索其道理。君子蕴含的学识,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在平常无事的日子里,何来异人的手段。遇上风云变化,犹如老虎变化一般,令人惊叹。
作者介绍:曹学闵,清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一个雨天,表达了在风雨中对自然景观变化的感受,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雨中看山》是曹学闵在细雨纷飞的自然环境中,细腻描绘山景的作品。诗中通过“下直常扃关”开篇,表现出一种封闭的状态,似乎与外界隔绝。随着诗意的展开,山的景色通过窗外的视角不断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与不可捉摸。尤其在风雨来临之时,原本静谧的山景瞬间变得生动,诗人通过“气象千万变”的描写,表现对自然变化的赞叹与思索。
诗中多次提及“山”,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在诗的末尾,作者将个人的感悟与更深的哲理结合,强调君子之道与自然变化之间的关系,反映出一种人生的无常与智慧的思考。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观察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翠”象征着什么?
A. 苍白的面容
B. 生机与希望
C. 自然的变化
D. 诗人的孤独
诗中通过哪种自然现象表现出变化的无常?
A. 日出
B. 风雨
C. 花开
D. 霜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