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5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58:56
鸳鸯枕上青山誓。话得十分容易。不料有头无尾。枉受他调戏。知他又把前翻计。别院应还重试。暗笑那人知未。薄倖从前既。
在鸳鸯枕头上,青山下的誓言轻松地说出,然而事后却没有结果,白白受了对方的调侃。知道他又想翻旧账,想必在别的院子里还会再试探。暗自嘲笑那人是否知道,曾经的薄情已经过去。
董以宁,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抒情,作品多以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为题材。
该诗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于过去感情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结合当时社会风气,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
《桃源忆故人•拟代》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沉思。开头以“鸳鸯枕”引入,生动描绘了情侣间的亲密关系,仿佛让人感受到那种温馨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逐渐变得复杂,轻松的誓言被现实的调戏所打破,表现出一种失落和无奈。
全诗的意象构建巧妙,青山、誓言、调戏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对比,既有甜蜜的回忆,也有残酷的现实。尤其是最后一句“薄倖从前既”,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既是对过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迷茫。诗人在这一过程中,展示了对爱情的期待与失去后的无奈,形成了浓烈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揭示了人们在感情中常常面临的复杂情绪,既有甜蜜的回忆,也有现实的无奈和对往昔的反思。
诗中“鸳鸯”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青山誓”意味着?
“薄倖从前既”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可以将董以宁的《桃源忆故人•拟代》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爱情的复杂与无奈,而后者则更显孤独与豪情,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