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5:13
秋野閒花是绣铺,佳名得自北人呼。若教尼父当时见,应恶纷纷色乱朱。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野花,宛如绣铺一般美丽,传说它的美名是源自北方人的称呼。如果让佛陀在世时见到这花,恐怕会厌恶那纷繁杂乱的色彩。
“尼父”即释迦牟尼,佛教的创始人。他提倡简朴、清净的生活,常常批判世俗的繁华与虚浮,因此诗中提到的“若教尼父当时见”暗示了对花朵绚丽多彩的批评,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思考与对世俗繁华的反思。
史铸,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对自然美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反映了他对美的独特理解。
此诗作于秋季,正值花卉凋零的时节,诗人对秋野的闲花进行了观察与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色彩纷繁的思考。
《紫菊》是一首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的诗,诗人在描绘秋野的闲花时,采用了绣铺这一形象,使得花朵的美丽更加生动。诗的开头便营造了一种悠闲的氛围,仿佛在秋天的田野中漫步,四周的花朵如同绣品般绚丽多彩。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引入了“尼父”的典故,表达了他对这些绚丽色彩的厌恶,意在反思自然的美与人世繁华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对比不仅让人思考美的本质,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有力,情感却深邃而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佛教思想的引入,诗人展现了对美的追求与对世俗的反思。诗的最后一句,似乎在提醒人们不要沉迷于表面的繁华,而应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的美。
整首诗在探讨自然美和世俗繁华之间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世俗繁华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对简单与纯粹的向往。
诗中的“绣铺”指的是什么?
“若教尼父当时见”中的“尼父”是指谁?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可以将史铸的《紫菊》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者都是对自然的描绘,但前者更强调对色彩的反思与批判,而后者则体现了对酒与月色的沉醉,反映了不同的诗人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