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东园之柳一首》

时间: 2025-04-23 23:43:09

诗句

东园之柳,萋其黄矣。

瞻彼白日,焕其阳矣。

眷眷怀思,曷其长矣。

东园之柳,萋其青矣。

瞻彼白日,焕其明矣。

眷眷怀思,曷其平矣。

东园之柳,冉冉其华。

悠悠行人,玄发卒华。

瞻彼白日,维怀永嗟。

黄莺于飞,喈喈其音。

茕茕行人,悠悠其心。

瞻彼白日,维怀永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43:09

原文展示

东园之柳,萋其黄矣。
瞻彼白日,焕其阳矣。
眷眷怀思,曷其长矣。
东园之柳,萋其青矣。
瞻彼白日,焕其明矣。
眷眷怀思,曷其平矣。
东园之柳,冉冉其华。
悠悠行人,玄发卒华。
瞻彼白日,维怀永嗟。
黄莺于飞,喈喈其音。
茕茕行人,悠悠其心。
瞻彼白日,维怀永吟。

白话文翻译

东园的柳树,已经开始变黄了。
仰望那白日,阳光照耀得如此灿烂。
思念的情怀,何时才能长久呢?
东园的柳树,依旧是那样的青翠。
仰望那白日,光辉依旧明亮。
思念的情怀,何时才能平静呢?
东园的柳树,缓缓地开出了花。
行人悠悠,黑发渐渐变白。
仰望那白日,心中不禁长叹。
黄莺在空中飞翔,鸣叫声如此动听。
孤独的行人,心中悠悠难安。
仰望那白日,心中不禁长吟。

注释

  • :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光辉明亮。
  • 眷眷:形容思念、挂念的样子。
  • 冉冉:缓慢而柔和的样子。
  • 黄莺:一种鸣叫清脆的鸟,象征春天。
  • 茕茕:孤独无依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号天池,元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的诗词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人生哲理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东园之柳》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写柳树和阳光,表达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及对未来的思考,反映出人生无常的主题。

诗歌鉴赏

《东园之柳》通过描绘柳树的四季变迁,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与感伤。诗的开头便以“东园之柳,萋其黄矣”引入,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和季节的氛围。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了柳树的颜色变化,也暗示了人生的流转与无常。

“瞻彼白日,焕其阳矣”这一句,描绘了阳光的明媚,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然而,随之而来的“眷眷怀思,曷其长矣”,则突然将读者带入了思念的深渊,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不断重复“东园之柳”,将其作为一种情感的寄托,通过柳树的生长与变化,表达了个人的情感波动。特别是“悠悠行人,玄发卒华”,展现了时间无情,人生易老的主题,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让人深思。诗中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使得诗歌充满了哲理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园之柳,萋其黄矣。”:描写柳树的颜色,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暗含时间的流逝。
  2. “瞻彼白日,焕其阳矣。”:阳光的明亮,象征着希望与生命力。
  3. “眷眷怀思,曷其长矣。”:思念的情感深厚而难以持久。
  4. “东园之柳,萋其青矣。”:柳树又恢复了青翠,象征着春天与生机。
  5. “瞻彼白日,焕其明矣。”:阳光依然明亮,传达出一种恒久的希望。
  6. “眷眷怀思,曷其平矣。”:思念的情感再次显现,难以平复。
  7. “东园之柳,冉冉其华。”:柳树开花,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的到来。
  8. “悠悠行人,玄发卒华。”:行人因岁月流逝而白发渐生,表现了人生的无常。
  9. “瞻彼白日,维怀永嗟。”:对太阳的仰望,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思念的绵长。
  10. “黄莺于飞,喈喈其音。”:黄莺的歌声温暖动听,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
  11. “茕茕行人,悠悠其心。”:孤独的行人,心中充满了思念与感伤。
  12. “瞻彼白日,维怀永吟。”:思念的情感再次升华,诗人对生命的感慨无以言表。

修辞手法

  • 比喻:柳树与人生的对比,传达生命的脆弱。
  • 拟人:柳树的生长变化赋予了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使用对仗的修辞,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东园的柳树以及阳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思,使得情感充沛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树:象征着生命的韧性与变化,同时也是思念的寄托。
  • 白日:象征光明、希望与生命的力量。
  • 黄莺:象征春天与生命的活力,给人带来温暖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园之柳”主要象征什么?

    • A. 生机与希望
    • B. 生命的无常
    • C. 思念的情感
    • D. 自然的美丽
  2. “眷眷怀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思念
    • C. 忧伤
    • D. 愤怒
  3. 诗人通过“黄莺于飞”传达了什么意象?

    • A. 秋天的凋零
    • B. 生命的活力
    • C. 孤独的心情
    •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A, B,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对家国的思念,主题与《东园之柳》相似,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的思乡情感,与《东园之柳》中的思念情感相呼应。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杨佛子行 览古四十二首(录三十四首) 紫芝曲 宫词(十二首) 介山操 闻定相死寇 雉城曲 唐姬饮酒歌 海峰亭诗 览古四十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祝的成语 极切 爱护 何乐而不为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邑字旁的字 素结尾的成语 爪字旁的字 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齊字旁的字 市斩 豸字旁的字 湿度 股肱耳目 芜音累句 逍遥自娱 子字旁的字 兴丞相叹 未足 包含绁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