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0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05:24
发嵊县至上虞道中作
作者: 刘基 〔元代〕
磴滑泥深去马迟,
雪残青嶂不多时。
荒烟蔓草中郎宅,
素石清溪烈妇祠。
日落风生临水树,
野寒云湿渡江旗。
宣光事业存书史,
北望凄凉有所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前往上虞的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泥泞的山路使得骑马的速度缓慢,残雪尚存于青翠的山峦之间。荒凉的烟霭和蔓延的野草中,隐约可见中郎的宅邸,而那素雅的石头旁则是烈妇的祠堂。夕阳西下,微风拂过水边的树木,野外的寒意和湿润的云层笼罩着渡江的旗帜。诗人追忆宣光的事业仍存于书史之中,向北眺望,感到一阵凄凉的思绪。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天池,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要谋士之一,参与了明朝的建立。刘基的诗词以情深意切、意境深远而著称,常以山水、历史为题材。
本诗创作于诗人行旅之际,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历史和理想的思考。元代末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诗歌反映了内心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思索。
《发嵊县至上虞道中作》是一首极具写实主义风格的山水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描绘,展现出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交融。全诗以“磴滑泥深去马迟”开篇,生动地描绘了行旅的艰难,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雨雪交加的旅行场景。接着,诗人通过“雪残青嶂”,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赋予了景色以生动的情感。
在中间部分,诗人提到“中郎宅”和“烈妇祠”,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呈现,更是历史的回响,隐含了对过往英雄与烈士的缅怀。在描绘日落与风生的场景时,诗人通过“日落风生临水树”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略显忧伤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最后,诗人通过“宣光事业存书史”及“北望凄凉有所思”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在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具有明显的历史感和思考深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风光,寄托了诗人对历史的缅怀与对未来的思索,表现了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磴滑泥深去马迟”中的“磴”指什么?
A. 山路
B. 河流
C. 草地
D. 悬崖
“日落风生临水树”表达了什么样的情境?
A. 宁静
B. 骄阳似火
C. 暴风骤雨
D. 雪花飞舞
诗中提到的“烈妇祠”是为了纪念什么?
A. 英雄
B. 贞烈妇女
C. 文人
D. 战士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