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安仁余氏留馀堂》

时间: 2025-05-08 11:51:32

诗句

君不见石季伦,对案方丈皆公珍。

珊瑚夜光视如土,宁知汨没同埃尘。

又不见李赞皇,平生鼎食满万羊。

中厨烟火宵未冷,诏书趣使趋南荒。

金谷名园委蔓草,平泉荆棘无人扫。

荣华瞬息可柰何,空令过者伤怀抱。

世人积金贻子孙,一朝金尽难复论。

古来天道有好还,君看汉代干公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1:51:32

原文展示

题安仁余氏留馀堂
作者:刘基 〔元代〕

君不见石季伦,对案方丈皆公珍。
珊瑚夜光视如土,宁知汨没同埃尘。
又不见李赞皇,平生鼎食满万羊。
中厨烟火宵未冷,诏书趣使趋南荒。
金谷名园委蔓草,平泉荆棘无人扫。
荣华瞬息可柰何,空令过者伤怀抱。
世人积金贻子孙,一朝金尽难复论。
古来天道有好还,君看汉代干公门。

白话文翻译

你难道没有看到石季伦吗?他的书案和房间里的珍贵物品。
珊瑚和夜光石在他面前看起来如同泥土,谁能知道他最终会淹没在尘埃中呢?
再看看李赞皇,他一生中食客满堂,宰杀了成千上万的羊。
厨房里的烟火在夜里尚未熄灭,皇帝的旨意催促他南下边疆。
金谷园的名园如今长满了杂草,平泉的荆棘无人打理。
荣华富贵转瞬即逝,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徒劳地让过往的人感到伤感。
世人积累财富留给子孙,一旦财富耗尽便无法再论。
古往今来,上天的道理总是有回报的,看看汉代的干公门吧。

注释

  1. 石季伦:元代著名文人,因其仕途与文才而被后人铭记。
  2. 李赞皇:指唐代的李世民,盛世之主,代表富贵荣华。
  3. 金谷名园:指古代著名的园林,象征繁华。
  4. 干公门:指汉代名将干将的门,暗指英才的归属与遭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廷卿,号少微,元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常借古讽今,表达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代,时局动荡,诗人通过古今对比,表达对荣华富贵短暂性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深思。

诗歌鉴赏

《题安仁余氏留馀堂》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命运,展现了荣华富贵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刘基以石季伦与李赞皇为例,揭示了即使是曾经显赫的人物,终究难逃尘埃的命运。诗中“珊瑚夜光视如土,宁知汨没同埃尘”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即使是最珍贵的物品,也终将在时间的流逝中化为尘土,令人深思。

诗中引入金谷园与平泉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繁华的衰退与荒凉。通过“荣华瞬息可柰何”,诗人感叹世事如梦,荣华富贵转瞬即逝,令人不禁反思生活的真谛。此外,诗后两句提到“世人积金贻子孙”,又引出了对财富意义的质疑,强调了财富在时间面前的脆弱。

整首诗情感深邃,思维辩证,既有对历史的反思,又有对现实的警醒,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荣华富贵的淡然态度。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君不见石季伦:引入石季伦,暗示高洁的人物。
    • 对案方丈皆公珍:形容其居所之珍贵。
    • 珊瑚夜光视如土:强调名贵之物终究也会被忽视。
    • 宁知汨没同埃尘:暗示人生的无常。
    • 又不见李赞皇:转向另一位历史人物,李世民。
    • 平生鼎食满万羊:形容其一生的富贵。
    • 中厨烟火宵未冷:描绘热闹的场景。
    • 诏书趣使趋南荒:暗示权力与责任的无奈。
    • 金谷名园委蔓草:繁华已逝的象征。
    • 平泉荆棘无人扫:荒凉与被遗忘的意象。
    • 荣华瞬息可柰何:感慨荣华的脆弱。
    • 空令过者伤怀抱:反思过去的伤感。
    • 世人积金贻子孙:财富的传承。
    • 一朝金尽难复论:财富耗尽后的焦虑。
    • 古来天道有好还:讲述因果法则。
    • 君看汉代干公门:以历史作为警示。
  2.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不同历史人物的命运对比,增强主题。
    • 象征:金谷园、平泉等意象象征繁华与荒凉。
    • 反问:通过反问引发读者深思。
  3. 主题思想

    • 诗歌表现了对荣华富贵无常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同时思考财富与人生命运的关系。

意象分析

  • 石季伦:象征高洁与才华。
  • 李赞皇:象征权势与富贵。
  • 金谷园:象征繁华与美好。
  • 平泉:象征荒凉与被忽视的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刘基的《题安仁余氏留馀堂》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历史人物的赞美
    • B. 对荣华富贵的无常感慨
    • C. 对自然景色的描写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君看汉代__”用于警示财富与命运的关系。

  3. 判断题: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对或错?

答案

  1. B
  2. 干公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题安仁余氏留馀堂》与杜甫《登高》同样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沧桑,但刘基更多地聚焦于财富的短暂,而杜甫则更侧重于个人的遭遇与悲情。两者在情感上有共通之处,但表达手法和侧重点各异。

参考资料

  • 《元曲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古木 庚子叨贽合州甘守 庚子叨贽合州甘守 庚寅予自莲荡泝流金甫弟顺流赴性善之招舟行 赋赵守接竹引岩泉 赴大宁司理贽俞帅 赴大宁司理贽俞帅 涪州北岩书院别王东卿归乐邑 鄂渚大雪 端午自乐温往垫江道中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身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身字旁的字 包含偷的成语 嬉皮笑脸 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舟字旁的字 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单人旁的字 险妒 五月繁体字怎么写?五月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土五行常用字汇总_土五行汉字详解 五行属土的字有哪些女_五行属土的女字大全 坚忍 牛衣夜哭 屯弁 建功立业 余勇可贾 疋字旁的字 直情径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