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2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22:00
更漏子 杜安世 〔宋代〕
镂金环,连玉珥。
颗颗蚌蛤相缀。
偎粉面,映莲腮。
露浓花正开。
冷光凝,员影重。
几度偷期摇动。
山枕上,恐人知。
摘嫌纤手迟。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身上的华美饰品,金环和玉耳环相连,像珍珠般的蚌蛤交错在一起。她的脸颊如花瓣一般,映衬着莲花的娇美。露水浓厚,花朵正盛开。月光冷凝,影子显得沉重。几次偷偷约会,心中忐忑不安,怕别人知道。她轻轻地把手伸向那花朵,生怕自己的纤手太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词中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女子的妆饰和美貌,表达了古代女子的柔美与情感。
作者介绍:
杜安世,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但其词风以细腻柔美著称,常常描写女子的情感与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观念。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城市繁华、文化兴盛之时,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
《更漏子》是一首描写女子美丽与柔情的词作,表现了宋代词人在情感表达上的细腻与深刻。词中通过对饰品、花朵和月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富有情感的氛围。诗的开头以“镂金环,连玉珥”描绘出女子的华丽装饰,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接着,通过“偎粉面,映莲腮”的描写,突显了女子的娇美,似乎在月光下,她的容颜如同花朵般绽放。
在情感的表达上,词中“几度偷期摇动”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期待与紧张,反映了古代女性在爱情中的细腻心思与不安。这种情感通过“山枕上,恐人知”得以升华,表现了她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外界窥探的警惕。最后一句“摘嫌纤手迟”,不仅表现出她对花的珍惜,也隐含了她对自己纤细手指的自卑,增添了一丝柔弱的美感。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古代女性的美丽与内心的复杂,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佳作。
逐句解析:
镂金环,连玉珥。
描述女子佩戴的金环与玉耳环,华丽而优雅。
颗颗蚌蛤相缀。
饰品的细节描写,表现出其精致与华美。
偎粉面,映莲腮。
通过比喻,展现女子的美丽面容。
露浓花正开。
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氛围。
冷光凝,员影重。
月光的描写,暗示了情感的沉重与复杂。
几度偷期摇动。
表达了对爱情的期待与焦虑。
山枕上,恐人知。
担忧外界的窥探,表现出内心的不安。
摘嫌纤手迟。
反映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自我怀疑。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美丽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内心的不安,展现了古代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复杂与脆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镂金环”指的是什么?
A. 金色的项链
B. 雕刻的金环
C. 金色的裙子
D. 金色的手镯
“恐人知”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开心
B. 自信
C. 担忧
D. 无所谓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爱情的渴望与不安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杜安世的《更漏子》的全面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美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