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0:4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0:45:57
鹧鸪天
俞平伯
谷雨前闻剪牡丹。
新花摇露翠衣单。
风标姚魏都非旧,
东第园林夕映残。
追胜会,已阑珊。
与谁长笛醉朱颜。
孳萍泊絮随缘去,
驼褐争禁四月寒。
在谷雨前,我听到剪牡丹的声音。
新花摇曳着露珠,穿着单薄的翠衣。
风采的标志与昔日的姚魏相比已不复存在,
东第的园林在夕阳下映出残影。
追逐美好的宴会,已经渐渐散去。
与谁共饮长笛,醉于红颜?
水边的萍草随风而去,
驼色的衣物在四月的寒意中显得格外突兀。
作者介绍:俞平伯(1899-1990),字寒潭,江苏无锡人,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倡导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其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20世纪初,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之时,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反映了对时光流逝与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鹧鸪天》以抒情为主,展现了诗人在春末夏初时节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首联“谷雨前闻剪牡丹”,生动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情景,剪牡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忧伤与不舍。接下来,诗人通过“新花摇露翠衣单”展现了新生事物的娇美,然而这种美丽在即将逝去的时光中又显得格外脆弱。
中间几句“风标姚魏都非旧,东第园林夕映残”更是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诗人对聚会的追忆在“已阑珊”中展现出对往日欢聚的惆怅,最后两句则通过“孳萍泊絮随缘去”与“驼褐争禁四月寒”,进一步深化了对无常与寒冷的感悟,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变幻。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独特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末夏初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的“谷雨”指的是哪个节气?
“与谁长笛醉朱颜”中的“朱颜”指代的是?
诗歌中提到的“东第园林”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