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1:42
城外遥山渐杳冥。
北湖波冷欲生冰。
谁家美酒犹堪醉,
满市哀弦不忍听。
添恨绪,减诗情。
江南昨夜梦中行。
一番雨打风吹后,
尚有高枝下落英。
远处的山渐渐消失在雾气中,北湖的水波寒冷得像要结冰一样。哪家美酒仍然让人陶醉,可满城的哀伤音乐让人不忍心去听。愁苦的情绪愈发增加,诗情却日渐减少。昨夜我在梦中游历江南,经历了一场风雨之后,树枝上依然落下了花瓣。
诗中提及的“江南”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地域,常被古代诗人用作表达柔情和思乡之情的背景。诗人在梦中游历江南,反映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作者介绍:顾随,近现代著名诗人,字又元,号白云,生于清末,卒于民国,擅长古诗,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感受到社会的压抑与个人的失落,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对比,抒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鹧鸪天》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冬交替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愁苦。开篇的“城外遥山渐杳冥”不仅描绘了远山的朦胧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北湖的寒波与即将结冰的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对美酒的追忆与满市哀弦的对比,突显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添恨绪,减诗情”一语道出了诗人因生活困扰而愁苦的心情,诗情的减退与恨绪的增加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压抑与挣扎。最后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希望的微光,尽管经历了风雨,但高枝上依然有落英,这象征着生命的韧性与美好的期待。
整首诗在情感上深邃而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与感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城外遥山渐杳冥”中的“杳冥”意指:
A. 明亮
B. 幽暗
C. 清晰
D. 远大
“添恨绪,减诗情”表达了诗人: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生活的愁苦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美酒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江南”通常象征着:
A. 战争
B. 美好与柔情
C. 冷酷与荒凉
D. 贫穷与困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