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0:16
屈贾江山思不休,霜飞翠葆忽惊秋。
吟抛楚畹兰苕老,归有淮山桂树留。
聒耳春池蛙两部,比封秋坞橘千头。
嗔条怒颖真堪愧,莫染衣尘更远游。
我在这条曲折的江边,思绪万千,无法停息,霜降时节,翠绿色的植被突然被秋意惊扰。吟唱的时候,抛下了楚地的花草,年华渐老;归来时,却依旧留恋淮山的桂树。
春天的池塘里蛙声聒耳,和秋天的橘林相比,显得无比喧闹。心中有些愤懑,感觉自己不应如此;希望不要染上世俗的尘埃,远离游荡的生活。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风格多样,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送别友人赵山人时,表达了对友人归旧山的祝福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归属和清静生活的深刻思考。
《送赵山人归旧山》是一首充满了感伤与思乡情怀的诗。诗中,欧阳修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屈贾江山思不休”,即通过贾谊的典故引入,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接下来的“霜飞翠葆忽惊秋”,则以自然界的变化作为引子,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令人感到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在诗的中段,诗人抛弃了繁华的生活,选择归隐,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其中“吟抛楚畹兰苕老,归有淮山桂树留”更是将对故乡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桂树象征着温暖的记忆。
后两句则带有一种自我反思的情感,“嗔条怒颖真堪愧”,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愤懑与自责,渴望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示了欧阳修对生命的思考、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热爱,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摹,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欧阳修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霜飞翠葆忽惊秋”中的“霜”指的是什么季节的变化?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诗中提到的“淮山”主要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故乡
C. 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